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中國行日記


書名:中國行日記
作者: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年份:2012年

閱讀羅蘭‧巴特是從《戀人絮語》開始,另類的談情說愛,是別具一格的大師風範,開始對文本結構主義與存在主義發生興趣。巴特以符號學的研究,為社會學、宗教哲學,傳統文學重新解構定位,對後現代主義思潮發展有重大影響,是法國近代最受注目的文學家之一。

比較符號學與結構主義,我對巴特的攝影理論更感興趣。在另一著作《明室》內,他以符號學闡述「攝影現象學」,表達了圖像再現意義的隱喻類比,可以是現象學在時間線上的張力,令攝影在真實世界具有不可重複的獨特性。

對攝影現象學中的元素解構,巴特指出讀者對圖像的解讀可以是「如今是什麼」的願景;照片主體「曾經是什麼」應該是攝影對現象的自存紀錄;而照片中影像「不再是什麼」則是現象本質變化的敘述。這跟巴特對文本與作者關係的理論有一定程度的呼應。

以符號學閱讀攝影中的視覺表達,巴特提出了每張照片都應該有兩種獨特的涵義,這兩種涵義並不是層次的區分,而應以文本中「意符」(Signifier)與「意指」(Signified)兩個對應的關係解讀,也就是符號學中形貌與概念的並存。而由各自獨特的涵義所組成的影像,則成了主體自存的圖譜。

巴特概括攝影現象學的內容,指出這圖譜的組曲,應該是影像以某種文化意義作為「知面」(Studium),然後與純粹個人的取向焦點於「刺點」(Punctum)結合。就是這串連的符號邏輯,讓攝影有著文本的意義結構,喚起讀者的共鳴,令一張照片能夠有著自己的思想與讀者交流。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正值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階級鬥爭」時期,政治運動此起彼落,是近代中國社會進程的深刻經驗,一些西方社會學家,對社會主義在這東方國土展現的意識形態感到興趣,表達了各種意見。

當時被視為法國先鋒派文學刊物的《原樣》雜誌(Tel Quel),組織了一次訪問團,一行五人中包括羅蘭‧巴特,在1974年春天出發到中國,親身體會這火紅年代中的封閉國度。

巴特在24天的行程中,到訪過北京、上海、南京、洛陽、西安等地方,除了參觀工廠、農村、大學,也到過一些名勝古蹟遊覽。對當時新中國的舊社會,巴特的體會以他獨特的文本方式,展現了連串的現象學文章,以符號學觀察一段錯綜複雜的歷史,就如紀錄片一樣書寫在行程中完成的三本日記內。

而這些文章於巴特在世時並未出版發行,至2009年由法國的「Christian Bourgois Editeur」出版《Carnets du Voyage en China》,這些日記才得以面世,也就是現在的中文版《中國行日記》原稿。

在每日被安排得規劃妥當的行程裡,巴特的感覺是重複又重複,對當時的社會現象他在日記中多次以「磚塊」形容缺乏變化的感覺,而「樣板戲」般的交流內容,巴特亦多次用上「俗套」形容沒有他所期望的偶然性經歷,可說是反映他的心情,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現象。而身處「批林批孔」的大環境下,巴特在日記內亦不乏對中國政治文化的解讀,是較為另類的文字。

轉眼半世紀以降,事過境遷之後,今日閱讀巴特的《中國行日記》,讀者可以回顧當年巴特眼中的中國,一個西方社會學家對中國社會的批評,而重新審視那些年的觀點與角度,對了解今日的社會狀況亦有幫助。當然,只有24天的行程是否足夠讓巴特可以真正了解中國,也是值得反思的問題。

如果巴特今日仍然在世,再到訪中國一次,相信他的《中國行日記》會更精彩,只可惜在歷史蒼海中,我們都只是偶然掠過的微塵。這日在北京讀完巴特的《中國行日記》,讓我看「中國」景象有另一角度。想起他的攝影現象學,看著這不一樣的一樣風景,拍下一些照片,算是我的「中國行日記」吧。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地獄

書名:地獄(INFERNO
作者:丹布朗(Dan Brown
出版:時報文化
年份:2013
 
生命與死亡從來都是沒完沒了的話題。究竟天堂、地獄是空間、概念還是命運,形而上的問題從來只有形而上的答案,語言的局限是語言的基本。相信只有不可命題的言說,應該沒有不可言說的命題,是否簡單的善惡生死就是天堂、地獄的簡寫,也可以是沒完沒了的話題。
 
受命運眷顧的人間可以是天堂,被命運唾棄的人間可以是地獄。只是人生從來都短暫,匆匆人生如何跟永恆接軌,可能就是生命的功課。
 
這本《地獄》(INFERNO)是《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作者丹布朗(Dan Brown)最新作品,如果喜歡《達文西密碼》,對這本《地獄》也應該不會失望。主角仍然是哈佛大學教授羅柏蘭登(Robert Langdon),而這次的故事大綱是關於全球人口增長與地球資源問題。
 
「地球的人口花了幾千年--從人類的黎明直到一八零零年代初期,才達到十億人。然後,令人震驚地,只花了大約一百年就倍增到一九二零年代的二十億人。之後,人口只花五十年又倍增到一九七零年代的四十億人。不難想像,我們很快就會達到八十億。」
 
人口急遽增長對天然資源過度開發/消耗而引發的溫室效應,可以影響到北半球溫度暖化令全球氣候反常、城市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熱帶雨林消失、邊緣地區沙漠化、臭氧層損耗……等等。若果進一步考慮到受全球一體化影響的經濟發展失衡,全球財富分配只集中在小部份發達國家的一小撮人手中,最後會令世界處於甚麼景況,可以是一場噩夢,也可以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作者以十三世紀的歐洲文學名著--但丁《神曲》為脈絡,描寫人類發展面對的困局,蘭登教授亦以《神曲》的〈地獄篇〉破解故事中的疑團,文章結構表達出節奏緊密的電影感,故事從蘭登教授在醫院甦醒後的幻覺開始……。其他內容還是讓讀者追尋吧,但這部情節刺激緊張而峰迴路轉的驚悚小說,無論是否有宗教信仰,應該都一樣看得入神。
 
如果對但丁《神曲》沒印象,看這本《地獄》也可以是一次很好的古今對照閱讀體驗。作者對人物性格的描寫,是對善惡本質的反思,道德界線的探索。古往今來人類經歷各樣發展: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學術……等等。但其實內心深處,我們可能都還是一樣的原始。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香港城區設計散步

書名:香港城區設計散步
編著:香港設計中心
出版:商務印書館
年份:2012年
 
在忙碌而無聊的城市過著吵鬧而沉悶的生活,絕對可以令人意志消沉,把生活觸覺磨滅得好像從來不存在一樣。走在熟悉的街道,感覺卻又陌生得可以。雖然在這裡活上一把年紀,但對這城市的認識卻又似乏善足陳。
 
為「香港文化」定義的難度,應該不下於解釋甚麼是「後後現代主義」。如果覺得尖沙咀文化中心並不能滿足對香港文化的認知,不妨閱讀這本由「香港設計中心」編著的《香港城區設計散步》從另類角度觀賞香港文化。
 
除了設計精美是這本書的賣點,一眾本地設計師所提供的內容亦非常吸引。其中一些作者是本地大師級的精英,在《香港城區設計散步》內不是簡單講述城區設計概念,或港九新界旅遊景點介紹,而是探討各區新舊地標的文化背景與社區意義,為讀者對香港文化的認識提供了一份立體的藍圖。
 
在書內各區故事中,靳埭強以港島灣仔為主題,與讀者遊走於見證歷史的古蹟與時尚創意小店之間,感受中西共融的國際特色,體會設計與生活的緊密關連。閱讀靳埭強對區內文化歷史的介紹,感覺就是走進了一條中西古今匯聚的時光秘道中散步。
 
另一設計師陳幼堅則選擇了九龍旺角通菜街,以「金魚街」為焦點講述生活文化中的美態。在街上琳瑯滿目的水族店內欣賞充滿色彩動感的畫面,據說可以是作者尋找創作靈感的寶庫。這鬧市中的主題街道不經意地展現地道文化與生活,是遊人探索或回憶生活情趣的地方,也是集體回憶的一處重要地標。
 
在〈邁向後工業時代〉文章中,作者介紹了一間位於港島柴灣工業大廈的「神州書店」,除了見證工業大廈的變遷,也展現了本地文化生態的景況,是喜愛閱讀的朋友值得一到的地方。地址:香港柴彎利眾街40號富誠工業大廈A座23樓。
 
全書17位設計師的文章,從港九新界各區選出不同地點設計城市散步路線,以四大題目分類:「民間設計創意」;「玩樂空間藝術」;「時代變遷體驗」;「建築規劃概念」等等,分享17處散步路線的文化韻味。地區包括大澳、中環、旺角、灣仔、柴灣、香港仔、黃大仙、西貢……等等,讓讀者重拾生活觸覺感受香港地道氣息。本書篇幅有限當然未能包括港九新界所有景點,但從創意理念出發尋找香港本土文化的取態實在值得欣賞。
 
老子所言「大道隱於市」,花點時間到各區散步閒逛,從另一角度體會這都市另一面貌,也許讓我們可以重新發現久違了的生活樂趣。
 

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愛在136.1

書名:愛在136.1
作者:素黑
出版:知出版
年份:2013
 
愛上不應該愛的,或忽略了應該所愛的,小則破財,大則隨時可以是一場生活災難。當然甚麼是應該,甚麼是不應該,可以隨心所欲。但如果愛不能令人成長,相反是一種困局的感覺,這一種愛可能只是一種恨的倒影,又或者是表達了對自己不滿的潛意識。一切的愛其實都應該由愛惜自己開始,缺乏自愛的人,很難想像他能夠真正地愛身邊的人,積極地愛他的工作、生活。素黑這本《愛在136.1Hz》主題就是關於愛的最基本原則──「自愛」。
 
對只喜歡穿著黑色衣服的素黑,感覺是帶點玄妙的神秘,這本《愛在136.1》其中「136.1」的意思,據作者所說是一種存在於宇宙間的「振頻」(Vibrational Frequency)現象。
 
根據瑞士數學及音樂家漢斯古斯圖(Hans Cousto)於1978年發明的「宇宙八度音」(Cosmic Octave)算法,即是將行星環繞太陽公轉的周期(Planetary Cycles)頻率轉換成音頻而計算的公式結果,發現136.1Hz(赫茲)是存在於宇宙間的一種奧秘。是保持地球和宇宙穩定共存與和諧的不變定律,而136.1Hz也是人體內「心脈輪」(Chakra)對外界能夠作出最健康反應的頻率,可以令人感覺舒暢及進入心理平衡狀態,就是日常所說的心情愉快、感覺良好,提供了維繫人際關係的最佳條件。所以作者把136.1Hz稱為「愛的振頻」,也理解為宇宙間一切和諧關係的基礎。
 
以公式單位計算愛的感覺是否過於玄妙實在見仁見智,但以追求天地與內心和諧共存的前設,從自愛開始而進入天地間之內心世界,能釋放出愛的正能量讓自己健康成長,這種陳述也頗有心思。
 
關於調節內心世界的136.1Hz,作者建議可以由重組生活開始,為自愛的良好感覺作準備,其中包括自我管理的三大範圍:
 
(一)管理作息──從認真處理生活起居習慣開始,享受箇中樂趣。
 
(二)管理能量──從關注健康開始,避免虛耗身體能量,損害機能。
 
(三)管理情緒──從正面處理過去記憶,是心理健康的基礎。
 
如果有興趣嘗試以上建議,應該可以是不錯的自愛體驗。
 
在古希臘語的世界,愛以不同詞彙表達對不同情況/對象的各種感覺,例如:希臘神話中純潔的愛「ἀγάπη / agapē」;柏拉圖淨化了的愛「ἔρως / eros」;亞里士多德理解為冷靜的愛「φιλία / philia」;以及親情關懷的愛「στοργή / storge」等等,西方傳統對愛的理解可以是十分精緻。
 
可能中國人性格較為含蓄內斂,加上儒家傳統的「五倫」思想,以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等關係而定義的感情世界,令我們對愛的理解有時甚至可以是不甚了了,而出現不少「錯愛」情況。
 
活在日漸冷漠的社會,我們對愛的感覺卻又如此渴求,應該是時候停止跟自己過不去的習慣,反思從愛惜自己開始,以正念建構生活頻譜,讓自己活在和諧的世界。
 
愛其實可以很簡單。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編舟計劃

書名:編舟計劃
作者:三浦紫苑
出版:新經典文化
年份:2013年
 
以最低成本,最短時間,賺取最大利益回報,是香港社會現實寫照,投機炒賣視為正業,其他講理想,談原則的事情好像都已成了旁門左道,發展創意文化淪為口號,工作熱誠與理想堅持好像早已被社會忘懷。我想應該是時候提起興趣看一些關於理想原則、人情味的溫馨勵志小故事,這本《編舟計劃》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日文原著《編舟記》曾經在日本獲得「本屋大賞」第一名,並改編成電影,也就是在香港上映的《字裡人間》。以文字工作為背景的文藝電影理應較為冷門,但香港觀眾對這電影的反應不俗,可能是我們對這冷漠的社會有點不耐煩,所以對故事內充滿人情味的情節有莫名的感動。這些都可能是《編舟計劃》吸引的原因。
 
在中文讀者世界較為常見的字典應該是商務印書館於1958年開始製作的《現代漢語詞典》,收錄字彙約五萬六千條,歷時二十年才於1978年出版。要認真製作一本字典,從來都是文字工作者的艱巨工程。《編舟計劃》故事內容並不複雜,講述一家出版社為了文化承傳的使命感,計劃出版一本名為《大渡海》的字典,其間歷時十五年,經歷各種困難,但故事中不乏溫馨感人情節。出版社只是故事背景,男主角馬締光也的成長經歷與完成《大渡海》的歷程才是故事主線,充滿勵志氣息而節奏自然流暢。
 
《大渡海》的意思就是比喻這字典是文化大海中的一葉輕舟,讓讀者可藉此於茫茫字海縱橫,這也是中文版書名《編舟計劃》的比喻。在步入初秋之際,想感受那一道字裡行間的溫暖世情,這書讓我度過一個溫暖的週末。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止學

書名:止學
作者:文中子
出版:好讀出版
年份:2013年

班固《漢書‧藝文志》說先秦諸子「九流十家」為:儒、墨、名、法、道、陰陽、縱橫、雜、農、小說,其中「小說」被視為學說而非流派。班固評述先秦諸子各家長短得失,綜論派別區分的整理,被認為是研讀華夏文化基礎最完整之作。

先秦諸子「九流十家」各有主題,建構中華文化思想,除小說家以外,其餘各家思考進路,好像都離不開「謀術」與「權術」方法。要知道謀術與權術如何開始是一門學問,但要明白如何止於至善則更加高深,隋朝大儒文中子的《止學》應該就是這學問的翹楚。

文中子原名王通,字仲淹,文中子為其諡號,外號亦稱王孔子。隋文帝時著有「太平十二策」,曾任蜀郡司戶書佐,蜀王待郎。其後離開官場,歸隱家鄉田園山水間,專心著書立說講學,過其優哉悠哉之活。隋室曾四度徵召回朝仍不為所動,以春風化雨之心講授《止學》太平之策。可能文中子淡泊功名,生活歸於平淡,所以在歷史上名氣不大,但門下弟子不少成就非凡,唐初名臣如魏徵、李靖、房玄齡等等為其弟子,被稱「河汾門下」,就是以《止學》為處事之基本而成大事。

台灣「好讀出版」這本《止學》由歷史學家馬樹全譯註,把《止學》分為十卷篇幅:智、勢、利、辯、譽、情、蹇、怨、心、修,包括適於古今處世各方面的節制原則。每篇文章內容由原文開始,以譯文對照加上句子譯評,最後以歷史典故講解原文意義,讀來趣味盎然。例如第一卷〈智篇〉就以抱憾而終的諸葛亮為例,講述《止學》「智有所缺」所指智慧中的聰明弱點,自以為是的聰明人應引以為戒。

如果當巧取豪奪成為王道,貪得無厭視為進取,節制卻被認為懦弱,最後會讓自己處於甚麼境況,是值得反思。在〈心篇〉開首所說「欲無止也,其心堪制。」可能就是《止學》精髓,適可而止,只此而已。

萬物靜觀皆自得,始於微觀,止於至善,是我對《止學》的理解。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看見


書名:看見
作者:柴靜
出版:廣西師範大學
年份:2013年
 
翻閱這本書,好像一下子就回到十年前。那年「SARS」令香港一片混亂,但北京情況亦令人不安。「人民醫院有93名醫護人員感染非典,急診科62人中24人感染,兩位醫生殉職。」柴靜多次進入疫情嚴重的社區及醫院,近距離採訪病人及醫護人員,探討事件始末,報導各方情況,讓市民對疫情發展更了解,也令觀眾對這位記者印象深刻。對柴靜的新聞工作印象應該就是從「SARS」開始。
 
作者用三年時間寫下十年工作經歷,書內二十篇文章記錄了數十宗新聞事件背後故事。如果以前看到的柴靜是幕前,書內的柴靜就是幕後。從理性、感性交織流露出的喜怒哀樂,原是新聞工作背後動力,印象中的新聞工作者大多客觀、冷靜,但如果對社會現象沒有一份熱誠執著,對工作也應該難以投入,柴靜多年來對工作的真誠,應該就是她成功之處。尤其身處國內相對複雜的社會環境,要做新聞工作,談何容易。像《看見》這類調查性的採訪新聞,只要一些細節出現爭議,被對方起訴的機會就很大,按近年經驗,媒體在法院一審的敗訴率達百份之六十以上。柴靜就曾經在2005年因為一宗報導而被《中國改革》雜誌起訴。
 
作者在書內每篇文章都毫不吝嗇地寫出以往一些新聞事件背後故事,沒有批判性的語言,把看見的事情就盡量原原本本的展現在讀者面前,透過筆觸細述讓讀者如重臨現場看見新聞背後,書名《看見》除了是她主持的新聞節目名稱,也可能是這意思吧。
 
這些是閱讀《看見》後比較印象深刻的內容。
 
小鎮「雙城」位於中國西部河西走廊附近,約三萬多人口,對外較為封閉。十年前這裡發生過一宗學生集體自殺案件,原因眾說紛紜,柴靜當年就到這裡採訪尋找事件真相,最後節目是完成了,但好像還有一些不解細節令人疑惑,也引起一些新聞處理方式的爭議。十年過後柴靜在「雙城的創傷」文章內把這些細節再次整理曝光,把中國偏遠地區的社會問題帶出讓讀者思考,也為當年節目補白。
 
廣東省曾經有一段時期,當吸毒的婦女被捕後,會被送到一處戒毒所接受強制戒毒,而據一些接受治療的人士透露,這戒毒所曾經把一些接受戒毒治療的女性,以販賣人口方式被送到賣淫場所。當一個女性背上了偷竊、吸毒、賣淫等罪名,差不多可說是身敗名裂為社會所唾棄。柴靜在採訪這新聞時周旋於官僚、毒販、黑社會之間所遇到的壓力、危險,實在匪夷所思。最後節目播出,不單引起社會極大迴響,對這階層的不幸表達關注,更令這戒毒所的所長被捕,為社會結束了一場惡夢。
 
山西的環境污染及資源過度開發問題由來已久,對民生及健康影響已達危險程度,但背後涉及各方巨大經濟利益,要處理這戟手問題可說束手無策。當2006年柴靜回到她的山西家鄉時,決心要把這烏天黑地的情況探討報導。但從當地第一天採訪面對幹部開始,便發現天地間的污煙瘴氣,是源於人世間的貪念。黑金政治下的權力鬥爭利益輸送,令這次採訪困難重重。在《山西,山西》文章內記錄了這次採訪過程經歷,雖然看到文末一句「節目沒播成」令人無奈,但能夠在《看見》閱讀這則新聞內容,也算是另類補白吧。
 
在十四億人口的社會裡每日發生的新聞,無論數量與內容都可以是超乎想像,在《看見》內的故事就包括了這十年國內四面八方發生的事情,除上述事件另外還有:同性戀者生活、家庭暴力、社區賄選、動物保護、中國奧運會、華南虎事件、城鄉征地衝突、山區留守兒童、汶川地震……等等。每篇文章都寫出人性的光輝與黑暗,就像說明我們是活在兩極對立的世界中,讓自己身處甚麼位置,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社會發展需要媒體監察,而媒體發展亦需要讀者監督。柴靜在新聞節目完結前,經常會對著鏡頭語調鏗鏘地說:「讓我們期待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早日到來。」令我在國內看新聞節目留下深刻印象。而閱讀《看見》讓我看到了作者與社會在這十年時間的經歷與成長,如果以為現在的國內媒體還是停留在封閉年代,那可能只是我們把自己封閉了。
 
《看見》在國內銷量已超過二百萬本,繁體版由香港「天地圖書」出版。
 
「這本書中,我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聞報導裡,我只選擇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因為工作原因,我恰好與這些人相遇。他們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漫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
 
我試著盡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導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導自已。」──柴靜
 

攝於汶川地震採訪期間。(照片轉載自南方周末)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淡綠生活


書名:淡綠生活
作者:陳微薇
出版:明報周刊
年份:2012

當社會文化到了一個地步,從一瓶蒸餾水到一名公司職員都可以用完即棄,在這種大環境下說環保珍惜資源、持續發展等等概念,的確有點天方夜譚感覺。但《淡綠生活》可說例外,在書店看到「《明報》叢書系列」把陳微薇的文章結集成書,我差不多毫不猶豫地買下。讀陳微薇關於環保的文章,對可持續發展的見解,每次都是一次反思的經驗。這類以環保為主題又帶點時事資訊的故事,能夠結集成書繼續流傳,也是一次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吧。

如果感覺五光十色生活令人目眩,甚至有點無所適從,不妨看看《淡綠生活》說的「淡綠生活」。封面設計是以「紅白藍系列」知名的設計師又一山人作品,這次以「Pantone」色卡對照為封面設計概念,帶出了「色彩學」裡綠色的色譜多樣化,隱喻綠色生活……。話說回頭,其實只要懂得認識生活不同層次需要/須要/想要,正確掌握綠色的生活節奏,在日常普通不過的生活裡,也可以活出豐儉由人的理想舒適生活,體驗綠色生活的多樣化,更加可以認清生活的主角應該是「人」而非「物」。

在開首「自序」作者談及本書源起:「『淡綠』源於與好友談起今日香港社會的奢靡,物質極度充裕,價值卻嚴重匱乏。資本主義只講消費消費再消費,成本卻由環境埋單。……淡綠宣揚中庸之道:以科學及理智方式思索現代都市人的生活,不要炫耀消費,在無所不用其極的廣告促銷下,停一停、諗一諗。……慾望無窮,資源有限,淡綠提倡都市人可行的生活方式,與大家分享,做多做少,各自思索,各自修行。如果人生是一幅畫布,濃墨重彩式的消費模式去到極致,終會令人迷失方向,為生活添一抺淡綠,給自己透透氣,多一點心思,少一點浪費,人生一樣可以燦爛多姿。」

讀一篇充斥專有名詞學術用語的環保科學文章,平鋪直序探討資源錯配與氣候變化可以是一服催眠良藥。又或是提倡反智生活,脫離社會回歸原始的與世隔絕方式,更容易令人覺得綠色生活不切實際或高不可攀,是曲高和寡之作。而《淡綠生活》往往就是從最普通的生活場景開始,思考環保與生活關係。簡單如一杯水,作者就說出了不少習非成是的謬誤觀念。

「香港平均每年使用9.5億立方米的精水,每日人均約用了220公升,是全球第四高。」市民在習慣了自來水方便的同時,有沒有想過香港用水的質素、成本,其至規劃問題,尤其當涉及東江水的時候,不少人也喜歡以一句「我地比咗錢」為終極答案。要為環保說教,的確有點困難,但作者還是不厭其煩說著鄰近地區面對相同問題的不同答案,作為特區政府當然責無旁貸,但市民的環保意識也有反思空間吧。

香港空氣污染問題已是老生常談,如果以為香港空氣污染問題是源於珠三角工業發展,是說明了不少人的環保意識仍停留在若干年前的階段。作者在解說空氣污染問題的文章中,羅列了不少資料數據,說明香港空氣污染問題其實大部份是源於本地,香港空氣污染指數是倫敦2.7倍、紐約3倍,終於到了「超英趕美」地步。作為特區政府當然責無旁貸,但市民的環保意識也有反思空間吧。

其他文章例如關於「固廢」、「廚餘」等問題,更可說是「慘不忍睹」之作,「香港人全年浪費的食物約118萬噸,足夠一千七百萬人吃足一年。」的而且確,香港每日的廚餘,佔本地固體廢物超過四成,加速令堆填區成為重災區的原因。

另外「香港每年製造六百多萬噸垃圾,人均垃圾量更是日本和韓國的兩倍。」實在讓我們應該想想,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是否已經到了應該重整的時刻。

還有「而全球已發展國家的人口只有20%,卻消耗了地球八成的資源。」當我們高談闊論各種「平權概念」的同時,其實是否懂得反思自己的位置及消費良心。

陳微薇的《淡綠生活》並非環保專家自嗚清高之作,只是從各種生活場景,淡淡說著綠色原是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之元素,也是需要珍惜愛護的大自然元素,有興趣了解更多環保訊息的讀者可以瀏覽她的網誌:http://chanmeimai.com/wp/

草草完稿一刻正是八號風球懸掛,颱風「天兔」抵港風起雲湧之時,窗外風聲肅肅之際,感覺面對大自然力量,其實我們都渺小得不自知。如果真以為各種天然資源可以予取予攜,而妄顧環保之道,到了日後明白自作自受之時,可能為時晚矣。當過度消費成為時尚,華衣美食成為生活必需品,但藍天白雲一口清新空氣卻又變得遙不可及……。希望這不會是我們的生活寫照吧。



Holga 120wpc 6x12 wide pinhole camera 45sec / Kodak 120 Ektar 100 Film

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斷捨離

書名:斷捨離
作者:山下英子
出版:平安文化
年份:2013
 
這本簡單得有點複雜的小書可以位列本地書店暢銷書榜,是令人有點意外。從2011年出版至今已經加印二十五版,應該是始料未及之事。表面看《斷捨離》說的就是「廢物處理」問題,但話題說到深處,其實是探討生活態度。如果相信性格能夠改變命運,那生活態度應該就是命運的軌跡吧。
 
作者山下英子以過來人的經驗,訴說家裡亂七八糟的雜物,也同時如何把生活搞得一團糟。原來生活質素的優劣,跟物質生活的多寡並非是正比的關連,當然也不必是反比的關連,過清教徒般的生活。問題應該是如何處理物質跟生活的關係,從而改善與自己的內心關係,甚至人與人的關係,說得好像有點「玄」,但《斷捨離》說的就是這一種實實在在的「玄」。
 
處理家庭與工作雙管齊下的都市壓力應該是不少人每日遇到的問題,在逃避與面對之間,作者選擇了學習瑜伽。從默觀靜修的過程中,領悟到放下心中執念的方法,並透過生活實踐把理念付之實行,總括並整合為「斷行、捨行、離行」等互相影響的步驟,簡而言之就是本書名《斷捨離》。
 
封面標題「改變三十萬人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術」看來有點誇張,跟書名大字旁邊的註解也好像不大對照,「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捨棄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但全書內容就是按部就班講解兩者關係,如何從整理雜物的過程,帶出改善生活重質不重量的道理。
 
在過度消費的社會,對物質的執著就像生命存在的引證,然後過著現代的悲情城市生活,窮得只剩下錢的日子,的確是值得令人反思。山下英子從2000年開始以創新的「雜物管理諮詢師」身份,在日本各地舉行講座,介紹「斷捨離」生活方式,從整理雜物及處理廢物開始,重整生活節奏「從看得見的世界,走進看不見的世界」,引起了社會上關於心靈改造而心意更新的話題,在物質豐富的社會這的確可算是一種善行。
 
書內「活著就是不斷地選擇──鍛鍊『選擇力』」文章可說是「斷捨離」的重點,但也可能是最難掌握的重點,尤其對於活在「唔知自己想點」的一類人,這更加是難以理解。所以在飽受照顧呵護中成長的一代,要實踐「斷捨離」生活的確有點難度,但也可以是經歷成長的轉捩點。
 
貪得從來只會無厭,知道足夠就是常樂的開始。其實從面對物質世界轉化為處理心中雜念,把生活納入正軌的道理,良久以來佛學「貪、嗔、癡;戒、定、慧」所說就是執著的問題,要捨棄才會得到的「捨、得」道理。如果感覺宗教與生活關係太虛無縹緲,這本《斷捨離》就是一本實用的生活手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