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

邊城(十二)

 
閱讀《邊城》及行程上的分享已經到了最後一篇,這日貼上的照片也概括地總結了我的「鳳凰古城」印象。
 
謹以這系列《邊城》網誌向離世二十五周年的沈從文先生致意。
 
─完─

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邊城(十一)

 
 
古城內的故居建於清朝同治五年,是沈從文出生與成長的地方。一座百多年歷史的四合院平房,已被國家列為省人民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不少背包客尋找沈從文足跡目的地。
 
步進古雅書房內,人去樓空但檀木方桌擺設依舊,簡潔的明窗淨依然,淡淡的文藝氣息好像把時間好好地封存在這空間內。
 
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審委員馬悅然在《明報月刊一篇訪問中表示沈從文曾經入選1987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最候選名單,而且是1988年最有機會獲獎的候選人。
 
但於評審委員會決定當年文學獎得主時沈從文剛離世,亦因為諾貝爾獎傳統只頒授給在世作家,所以沈從文最終無緣於諾貝爾獎。但相信以他的性格、閱歷,應該是無憾地走過了雖然坎坷,但也是光輝與奉献的一生
 
沈從文生於19021228,殁於1988510

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邊城(十)

在鳳凰古城把《邊城》讀完,偶爾也會想作者寫作意念。在本書的開首引言,沈從文是這樣表述:
 
「我這本書只預備給一些『本身已離開了學校,或始終就無從接近學校,還認識些中國文字,置身於文學理論、文學批評以及說謊造謠消息所達不到的那種職務上,在那個社會裡生活,而且極關心全個民族在空間與時間下所有的好處與壞處』的人去看。
 
我的讀者應是有理性,而這點理性便基於對中國現社會變動有所關心,認識這個民族的過去偉大處與目前墮落處,各在那裡很寂寞的從事與民族復興大業的人。這作品或者只能給他們一點懷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給他們一次苦笑,或者又將給他們一個噩夢,但同時說不定,也許尚能給他們一種勇氣同信心。」
 
這就是作品令人動容之處。黃永玉曾於八十年代為鳳凰古城作畫,收錄在《逝去的風景》畫冊,表達畫家真摰的情感,為上世紀鳳凰古城留下印象。這次閱讀《邊城》後的文字分享當有不足之處,希望照片的浮光掠影能為邊城留下一點記憶吧。
 
 
 
 

2013年5月11日 星期六

邊城(九)


古城內每一座橋都是一處地標,夜色下的橋各自展現不同美態,為原本平凡的古城在黑夜裡添上姿彩。
 
虹橋是鳳凰古城內最具特色的古橋,歷史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間。「月滿溪頭露滿天,長橋寂靜臥前川。水光山色渾無際,拾得雲樓一畫箋。」表達了清朝詩人潘祖望對虹橋的欣賞。

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邊城(八)

入夜後的古城,酒吧、食店開始營業,令這裡跟白天不一樣。
 
可能是門票收費影響,也可能是旅行團撤退關係,晚上不算熱鬧,而且「城管」規定晚上十時三十分後不可使用揚聲器,情況尚可接受。
 
這夜走到在水中央一處可以立足的地方,站在石板上小心拍下這兩張照片,過程比影像更回味。遠處傳來那英「白天不懂夜的黑」,近處是擦身而過的瀝瀝水聲。
 
暮色下的古城,令我難以言喻。
 
 

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邊城(七)

 
書內關於「邊城」的描述,有這一段美麗文字。
 
「茶峒地方憑水依山築城,近山的一面,城牆儼然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臨水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餘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貫串各個碼頭有一條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著陸,一半在水,因為餘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設有吊腳樓。」
 
每次讀這段風景,都很想到古城看個究竟。這日終於帶著《邊城》走進鳳凰古城,偶爾又從古城走進《邊城》內,是難忘的閱讀體驗,也拍下一些照片留為紀念。

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

邊城(六)

我行過很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在《從文家書》裡記錄著沈從文對太太張兆和的愛意,是滿有經歷的一段姻緣。亂世中的感情,是我們這一代難以明白的一回事。
 
因為天氣太好了一點……我看了小小漁船,載了它的黑色鷺鷥向下流緩緩劃去……我會用自己的力量,為所謂人生,解釋得比任何人皆莊嚴些與透入些。
 
對情感的珍重,應該就是書寫《邊城》的靈魂。

2013年5月7日 星期二

邊城(五)

寫於一九三四年的《邊城》以這段文字開始: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沈從文以簡單的場景,一位渡船的爺爺和他孫女的生活,開展了一部傳世鄉土文學,也展現了作者對故鄉的深情。

時光流逝,景物依舊,人事已非。但看見這溪邊小塔,還是有一點久違了的《邊城》印象。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邊城(四)

 
鳳凰古城的沱江西越過鳳凰縣地區,以前是古城對外交通路線,今日仍是這一帶居民的起居之處,所以這裡以前又被稱為沱江古鎮。
 
鳳凰自古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地,以苗族和土家族為主,時至今日漢族仍大約只佔三份一人口。沈從文祖母為鳳凰苗族,而畫家黃永玉的祖籍就是鳳凰縣土家族。
 
沱江流著鳳凰悠久歷史,歷史也如江水悠然遠去,交織了一面獨特的湘西風景。

2013年5月5日 星期日

邊城(三)

 
往「邊城」之前,想到湘西山水凄美,鳳凰古意盅然,應算是行程意料之事。
 
這日在鳳凰古城內發現除了沱江水鄉以外,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古城,至今仍保存了不少古舊建築,而且都是顯赫一時之處,觀賞價值是意料之外。
 
這些景點包括了「楊門女將」的楊家祠堂;民國第一位總理熊希齡的故居;國學大師陳寅恪祖屋;當年展示光輝歲月而今日成為了黃永玉展覽廳的「江西會館」,其他如崇德堂、古城博物館等等都令人對這裡多了一點認識。當然還有此行「目的地」,沈從文故居。
 
想不到湖南一處偏遠山城小鎮,竟然會是人才輩出之處。也想不到鳳凰古城不只山水風景優美,人文風景亦同樣出色。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邊城(二)




「這小城裡雖那麼安靜和平,但地方既為川東商業交易接頭處,故城外小小河街,情形卻不同了一點。也有商人落腳的客店,坐鎮不動的理髮館。此外飯店、雜貨舖、油行、鹽棧、花衣莊,莫不各有一種地位,裝點了這條河街。」
 
在故事內沈從文對這小鎮的街景描述不算多,看過《邊城》昔日這段文字,今日走進城內穿梭古街老巷,漫步這段石板路上,是另一種感覺,就像是尋找故事內的點滴。
 
百年走過這路上的痕跡,就是今日的韻味。體會一處文化,可以從體會一方歷史開始。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邊城(一)

 

書名:邊城
作者:沈從文
出版: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年份:2013

沈從文的《邊城》以他家鄉背景,描寫上世紀一處偏遠地方的風土人情。以樸實文筆寫出純樸故事。人物、情節流露作者豐富的感情,卻又帶點哀愁。

書內的邊城「茶峒」,應該是指離鎮竿不遠的花垣縣茶峒鎮。而沈從文的家鄉以前名為鎮竿,也就是現在湖南省內的「鳳凰古城」。無論如何,「邊城」就是沈從文對故鄉的感情表達,也是一處在書內看得令人嚮往的地方。

那日早上帶著背包出發湖南,尋找那一處湘西邊境的小山城。

火車早上六時到了張家界,再過兩小時便到達吉首市,在吉首火車站可以坐公車到鳳凰縣城北公交站,然後轉車到鳳凰古城。

邊城的感覺,從來都是這麼近,那麼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