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良業遊民

書名:良業遊民
作者:李明熙、吳蚊蚊、歐泳欅
出版:CUP Magazine
年份:2014

都市生活可能就是每個人刻板生活的總結。以為一樣米養百樣人,一百人就有一百個故事,但為了適應都市生活,原來大家的過活都大同小異,人云亦云已經成為了主流意見,也成為了自以為是的主見。

以為幸福就是一份工作,但現實是人浮於事;以為生活就是搵兩餐,但現實是收入追不上通脹。結果就是抱怨之後再埋怨,社會怨氣原來是從個人困局開始,然後就是投訴之後再搗亂。以為人生無出路,就像是在苦海無盡頭的輪迴循環。

生活究竟是應該滿足別人想法,還是追求自己的快樂人生。是否我們都已經變得麻木,所謂幸福成功方程式,其實是否真的幸福,又或是我們已經沒有了感覺,所以沒有察覺。

在《良業遊民》內,三位作者整合了十三篇故事,走訪多位「遊民」,各有各精彩人生,足跡遍佈全球,找尋生活意義,追求人生價值。封面引言「比退休生活更爽的十三種旅遊人生──辭掉刻板的工作,揹起背包,塞進快樂、勇氣、與智慧,銀行戶口裡不須有百萬儲蓄,也可以遊盡百變無限的世界,以最自由最愜意的態度,過著不一樣的浪遊生活。」當中故事包括通曉十種語言,在西藏開設風轉咖啡館的薯伯伯;環遊世界關心各地社會,以文字與影像寫下見聞,賺取旅費的自由撰稿人林輝;喜歡在旅途中搜羅地道產品的網店「一舊雲旅行者雜貨店」店主吳蚊蚊……等等十多位旅者的故事,讓讀者反思如何實踐夢想,從內心向世界出發。

前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的序言:「人生最重要的是經歷Exposure。經歷就是親身的體驗……。在『新經濟』年代,我們需要具備適應能力(adaptability),思考能力(brainpower)以及創新能力(creativity)才能發展所長,貢獻社會。Exposure是培養這些能力的最重要元素。」

旅遊作家陳智遠在另一篇序言〈出路,永遠都在〉:「回想自己的旅人經驗,驚覺自己不少生活智慧、世界視野及人生觀,其實是在旅途中點滴積累,途上每分每秒的經歷,都在滋潤生命,足以改變人生。」


我的背包旅程大部份都印象深刻,如前往沈從文的《邊城》走進故事裡的場景,遊走山城水鄉感受邊城文化氣息。


或者是走進山西平遙古城,探索世界文化遺產,穿越時空看梁思成筆下《梁》所描述的中國古建築。


登上《徐霞客遊記》的黃山,體會徐霞客讚嘆「黃山歸來不看嶽」的意境,擴闊眼界視野。


經過《走進西藏聖山》思考生命價值,心境可以是風景的映照,禪意道場就在內心深處,意境有待參透。

了解一生最重要的經歷,是在旅途中點滴積累的見識,可以改變人生觀。相信沒有旅程的人生,人生的旅程就是白走一趟。

讀《良業遊民》的作者在世界各地故事,反思香港社會衡量人生成敗得失的標準是否過於單一化,尋找人生意義其實可以有多種選擇。在只有價格觀,沒有價值觀的社會講人生意義可能會感覺比較抽象,但其實有甚麼比關心自己人生更實際。

重複每日工作生活習慣,可能令我們都已經變得麻木,對生活已經沒有了感覺。如果厭倦了鐵窗般的刻板生活,讀《良業遊民》應該會有點啟發。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書名: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作者:村上春樹
出版:時報文化
年份:2013年

可能是個人喜好,也可能是一場誤會。總覺得村上春樹的書最吸引並不是故事內容,而是「書名」。從1979年第一本小說《聽風的歌》到《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等等,書名都算是吸引的包裝題目,如果要說故事內容,感覺或者只是東拉西扯。當神化了的品牌成了銷量保證,銷量可能只反映了消費習慣和市場策略,感覺是有點蒼白。

最近讀《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的時候,村上春樹也在談論有關香港佔中,說的不外乎是「高牆與雞蛋」故事。認為把人與人之間的和平關係隔離的高牆,是建基於「偏執、貪婪、恐懼」因素,實在令人難過。

事實究竟是誰在路上築起路障,霸佔公共地方,滅視法治精神,撕裂社會意識形態,今日這一道高牆是誰在建構?也許就是建基於「偏執、貪婪、恐懼」因素吧。村上春樹以25年前柏林圍牆倒塌一事比喻今日佔中事件,只反映了他對香港社會的認識貧乏。其實中港之間的無形「柏林圍牆」在97年香港回歸之日已經倒塌。當日這一道高牆是誰在建構?

話說回頭也莫名其妙,如果他喜歡說「高牆與雞蛋」等等良心話題,為甚麼從來不正視日本的二戰問題。如果要面對南京大屠殺、強暴慰安婦、731部隊實驗、香港淪陷、軍票賠償、侵略釣魚臺等等史實,他又會有甚麼感人偉論?

日後如果當村上春樹系列可以出現《1937年的南京日與夜》、《萬人坑旁邊的卡夫卡》、《尋找慰安婦的少女時代》、《黑太陽731與冷酷異境》、《釣魚臺森林》、《鮮血色彩的皇軍與侵略香港三年零八個月之年》等等書目,我對他的「高牆與雞蛋」或者會有點興趣。

概括《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小說內容,是講述主角尋找過往印象的經歷。一貫的情,不看沒損失,還是算吧。

實際上沒有反省而且更沒有勇氣面對現實的所謂良心發現,或者都只是在虛構一個幻想滿足自己。當然,小說可以虛構任何幻想,但現實可是另一回事。

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

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

書名: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
作者:法蘭西斯福山
出版:時報文化
年份:1997年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2014年10月26日發表的網誌(http://www.fso.gov.hk/chi/blog/blog261014.htm)部份內容是關於他的讀書分享,節錄如下。

「最近,有來自內地的朋友向我推介一本新書:美籍日裔著名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新作《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落),這本書長600多頁,很難在短時間內讀完,我只能靠最近出差的時間,讀了一些書評介紹,覺得作者的見解對於眼下的香港,頗有參考價值。

福山在90年代推出非常具爭議性的成名作《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大膽指出西方民主體制的誕生代表著「歷史的終結」,因這種政治體制將能放諸四海皆準,成為人類終極的政治和管治模範。他的論點當年遭受到很猛烈的批評,尤其是後來出現的911事件、金融海嘯、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失敗等等,都在在削弱福山的結論。

福山在兩本新著(《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落》和前作《政治秩序的起源》〈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對於自己當年的觀點,作出了一點修正。

他提出,維持社會政治穩定,民主制度是其中一個重要部份,但除了民主制度之外,還有另外兩個必不可少的部份:強而有力的政府,以及法治,三者缺一不可。

福山的研究對象是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政治秩序演變,他發現『政府、法治、民主』三者的先後出現,對於建構社會政治穩定起著關鍵作用,而三者任何一方出現缺失,都必然造成政治不穩。他以歷史上不同例子,例如擁有民主政制,但缺乏有效政府管治的非洲、南美國家和歐洲的希臘等等,引證三者與政治秩序的直接關係。

回看香港的現況,大部份參與佔領運動的同學和市民對於民主問責制度的訴求是清晰的,但他們目前使用的手段,包括佔領幹道、不合作運動、蔑視法庭判令等等,對於政府運作、法治根基肯定會造成破壞,而這些破壞,一旦變成香港新的政治範式,影響將不會是短期的,甚或會造成長期的政治不穩定。

社會上越來越多聲音,擔心曠日持久的佔領運動會對香港經濟造成深遠影響,作為財政司司長,我當然密切注視運動對於經濟的衝擊,但我對經濟的憂慮,還不及我擔心運動對香港管治和法治的傷害。經濟發展總有高低起跌,過去,香港即使面對經濟逆境,仍有能力翻身再起,但高效的政府和社會廣泛的法治意識一旦破壞了,能否修復、如何修復,誰也說不得準。港大法律系陳弘毅教授昨日提醒,目前的內部爭鬥將把香港帶進『自殘』的局面,擔心香港會由盛轉衰,和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的城市一樣沒落。有份參與佔領運動的朋友,陳教授的說話絕非危言聳聽,懇請你們能以香港未來為念。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但要摧毀羅馬,可能只是一念之差。一座偉大的城市,要靠城市的人民自己去保護、延續。共勉之。」

司長提及的日裔美籍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為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美國國務院的思想庫「政策企劃局」(Policy Planning Staff)副局長,對宏觀政治歷史甚具心得,即使不同意作者立場,但解讀他的觀點,也趣味盎然,司長所言在九十年代非常具爭議性的《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就是福山的第一本著作。

這本《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放在書架轉眼十幾年,每次再讀都有不同領悟,於今日「佔中之亂」時勢再讀,又是另一感受。如果要簡單概括這書450頁的內容,可能就是作者曲線帶出了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民主在人類歷史的意義。

本書大綱探討有歷史記載以降,人類群居生活經歷的各種演進。作者認為馬克思(Karl Marx)的歷史觀,是借用了黑格爾(Friedrich Hegel)的現象學技巧。參照人類社會不同時期的不同類型,學者經常以「原始」對比「進步」或「傳統」對比「近代」等語言觀念,為各種社會制度定調。

根據這兩位思想家的歷史哲學推論,人類群居生活從遠古原始部落開始,經歷黃帝時期、奴隸制度、神權制、君主制、封建貴族制,從農業社會的族長管治到十八世紀歐洲啟蒙運動後因資本主義出現的民主概念,引證了「新」、「舊」社會制度的互動而帶出歷史進步的結果。

縱觀人類歷史,社會制度的演進,是人類在完滿了一個社會形態後,會開始對另一種社會意識產生憧憬,如此類推的連續互動,不斷反映在各類政治意識形態的發展。無論是黑格爾信奉的自由主義,或是馬克思信奉的共產主義,都已經成為了昨天的事。按照福山所言推論,當「歷史之終結」的時候「與最後一人」並存的社會制度是甚麼形態,今日言之尚早,但以定向歷史(directional history)的邏輯推論,肯定不會是現代西方社會所謂的民主觀念。

再讀《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反思今日佔中之亂,當民主口號淪為動亂借口,變成一小撮人所謂的公民抗命,其實是對民主最嚴重的破壞。

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

真實的貧窮面貌

書名:真實的貧窮面貌
作者:周永新
出版:中華書局
年份:2014年

以「和平,非暴力」的「佔中」口號而引起的社會動亂,破壞社會經濟、民生、秩序,影響深遠。更甚是「佔、反」兩派對立,做成社會撕裂局面,加劇香港內部矛盾。當年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對抗,台灣藍、綠陣營惡鬥等等情況重現香港。因社會內耗而做成的傷害令人痛心,始作俑者難辭其咎,但其實我們對現代「社會理念」的知識是否太過貧乏,才容易被似是而非的亮麗口號瞞騙。

所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的街頭衝突原因從何而起,值得反思。

前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窮一生精力研究香港社會現象,2013年退休後專心寫作,分享多年研究心得,對社會學有興趣的讀者甚具參考價值。

四十年代二戰結束後,香港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生活困苦更逢五十年代國內局勢動盪,大量移民湧入對社會做成的影響,有正面亦有負面。現在小島安享的繁榮可說是從上世紀的一窮二白開始建設而成。多年來經歷不少經濟或政治波折重重各式各樣挑戰,就是香港的傳奇故事。

周永新近作《真實的貧窮面貌──綜觀香港社會60年》結集作者戰後在香港的生活經歷,包括數十年來社會的動盪與演變,以及分享在社福界及教育界的親身體驗。本書內容主要探討香港的老人及貧窮問題,指出貧窮現象已由數十年前的個人問題,演變成為今日的制度問題,也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因累積各種問題而成的複雜結構性問題。而且由此起的社會內部矛盾,甚至政治衝突日漸嚴重,情況可能成為香港前途的障礙。放眼今日社會,可說是預言應驗的文章。

作者以觀照世情的筆觸,道出香港的現代社會發展歷程,有悲喜交集,亦有起伏不定的困惑,其中有危機亦有機遇。今日看《真實的貧窮面貌》可讓人反思,香港從上世紀捉襟見肘的生活,發展成今日的大都會格局,財富分配當然是問題,必需探討解決方法,否則會影響社會安定。但我們是否願意面對現實,也是關鍵。

如果我們把上一代的努力建設,辛勤累積而成的成果,今日毀於一旦;任意破壞社會和諧,托詞為了下一代理想前途,所謂公民抗命但其實是逃避公民責任,自欺欺人莫過於此矣。

周永新解構社會問題的精準令人佩服,關於寫作治學,如自序所言「我們必須向前走自己的路,並且從過去的經驗吸取教訓,這正是本書寫作的目的。」走過歷史珍惜今日。如果因為幾個人的豪賭,而輸掉幾百萬人的血汗,代價實在太大。














照片轉載自三聯書店1999年出版《香港故事──邱良攝影選》

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反抗者

書名:反抗者
作者:卡繆
出版:大塊文化
年份:2014年

因《異鄉人》(L'Étranger)而為人熟悉的法國作家卡繆(Albert Camus),生逢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亂世,曾經參與歐洲多次社會運動,可說是身經百戰的社會運動專家。他並不反對抗爭,甚至認為人們有權享有的幸福,靠反抗才能獲得。但在他的作品裡,其實更強調抗爭的意識形態,才是運動核心價值,指出抗爭運動並不等如社會動盪。

他的作品除了善於表達「存在主義」概念,其實不少也是二元對立命題的代表作,例如《反與正》(L'envers et l'endroit)及《放逐和王國》(L'exil et le Royaume)等等。今日再讀他1951年的作品《反抗者》(L'Homme révolté)實在百感交集,這並不是一本社會運動的「抗爭手冊」或「反抗指南」,而是一本關於反思對抗本位的存在主義作品。

卡繆在《反抗者》說明了「純粹反抗」的危險。社會運動中的反抗者是否真正了解運動的動機、方式、行為、方向、目標等等內容,或純粹只是為反抗而反抗的宣洩,只是一場以混亂為始末而缺乏「社會性」的群眾活動。也因為卡繆明確的反對暴力立場,令他與當年著名的左派知識份子沙特(Jean-Paul Sartre)產生政治立場的意見分歧。

書內對於反抗的存在意義,提供了不少令人反思的引子。卡繆以歷史上的革命為例,說明不少反抗者原本所反抗的對象,最後竟然成為了反抗者的自身景況。當發現自己落入了原本自己所反對的意識形態,同時亦會發現其實這並不是一場抗爭運動,而只是一場沒有贏家的社會悲劇。做成無可挽救的局面,是因為反抗者的思維邏輯,原本就只是以自我中心的尺度出發。

卡繆指出當我們回顧歷史上不少革命,開始都以崇高理想出發,最後卻以各種破壞形式結束,一場悲劇做成無可挽救的局面,原因不外乎亦是關於反抗者的動機、方式、行為、方向、目標等等因素。以果論因其實是因為運動以錯誤開始,最後也唯有以錯誤結束。

作者在《反抗者》內提出各種在歷史中曾經發生的事件,從而整理出各種反覆的辯證,讓讀者反思所謂的社會運動,其實是把反抗者的思想及社會觀念帶到一個甚麼境況?對自己及社會結果帶來甚麼影響?實際是毀滅了甚麼?真正又成就了甚麼?當反抗者融入群眾,他的理想原則、社會道德標準還是否一樣?或已經變成迷失了的盲目吶喊呼叫?是值得思考。

卡謬對於現實的荒謬從不諱言,他指出在荒謬的現實世界,反抗的力量應該是專注於創造性,而非破壞力。如果以為抗爭就是等如遊行示威,癱瘓社會經濟,甚至是等如煽動暴亂,其實我們並不知道抗爭的本體意義,或者只是找一個藉口罷了。

以民主之名的暴力最是恐怖,追求的其實並不是所謂甚麼理想,可能只是滿足自己為所欲為的自私想法,又或者其實只想毀掉這個社會,逃避真正的公民責任。卡謬對抗爭的解構,可說是文明社會運動的永恆註解。

卡繆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法國當時第九位也是最年輕的獲獎者。今日再讀《反抗者》令人無奈地難堪,為這城市甚至有點難過。


(照片轉載自Bastille Post)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六祖壇經

書名:六祖壇經
名譽主編:饒宗頤
出版:中華書局
年份:2012年

宗教觀念在中國先秦文化思想並不顯著,近代國學大師錢穆將六祖惠能的言行錄《六祖壇經》與《論語》和《孟子》並列而論,視為探索中國文化的經典,是肯定了佛家思想在中國文化傳統的位置。

二零一二年是中華書局開業百週年華誕,當年推出的「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誠邀國學大師饒宗頤擔任文庫的名譽主編,特意選取一系列在中國文化歷史最具影響力的經典著作,成為中華書局在弘揚華夏文明之路上承傳與開創的標誌之一。唐代禪宗惠能大師的《六祖壇經》就是文庫的其中一部經典,今日再讀的感覺,就如俗世的一道清泉,可以洗滌人心塵埃污垢。

而且在《六祖壇經》更可以看到在佛學本土化的過程中,求同存異的格義理念。孔子在《論語子路第十三》篇曾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反思今日社會風氣,從辦公室政治到官場政黨內訌,市民對佔中與反佔中態度勢不兩立,日常生活中的香港人和新移民。我們大部份人究竟是和而不同還是同而不和,又或是真小人與偽君子的不同所以不和,應該可以立見高下。但無奈民意與民智的落差,容易令社會陷於困局原地踏步。

當無能面對時代步伐社會轉型,自我中心會變成世界標準,對現況不滿而美其名的各種所謂抗爭,會否只是幻想中的抗爭,或可能只是自己的無知跟自己的懦弱抗爭。佛學所言「貪、嗔、癡」就是指人世間的內心惡念自作孽。

對應「貪、嗔、癡」就是「戒、定、慧」。

在《六祖壇經》中〈定慧品第四〉篇記載「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執迷不悟會否就是同一天空下對立局面的寫照。

從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到六祖惠能,佛學理論博大精深,我欣賞禪宗所言的虛空入定,一刻活在當下,就是導人以善珍惜人生的實用「人生攻略」。為人熟悉的惠能悟道佛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否我們的現況?苦海無涯,回頭是岸。值得三思。


2014年9月7日 星期日

我所痛愛的香港

書名:我所痛愛的香港
作者:林夕
出版:亮光文化
年份:2014年

佛學說的苦不外乎「求不得、想不到、愛別離」。但這些情況也是不少愛情故事的原素,所以當佛學對應感情傷痛,成為了愛情歌曲內容,就容易令人產生共鳴。

「有時候 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 沒有甚麼會永垂不朽」
──《紅豆》

「悲哀是真的淚是假的 本來沒因果 一百年後沒有你也沒有我」
──《百年孤寂》

是林夕筆下的愛情看來令人心酸,還是愛情本來就容易令人心酸。如果愛的對象是一個人,已經可以把事情弄得如此複雜。只不過是兩個人或三個人之間的單戀、失戀、熱戀、錯愛、痛愛……等等好像已經可以把一個人折磨得半死。不難想像如果愛的對象是一處地方或一個城市,事情可以複雜到甚麼程度。

你所痛愛的香港,也是我所痛愛的香港,也是他所痛愛的香港。大家對這城市有不同的印象,不同的追求,也有不同的保留。是文化的香港,歷史的香港,經濟的香港,政治的香港,還是幻覺的香港,令我們對這地方有感情。

還是我們對這地方根本沒感情,只是我們喜歡吵鬧喧嘩發洩,就說這是愛。其實這種所謂愛最是可怕。

作者在序言中道出了這書緣起。

「2007年出過一本書叫《我所愛的香港》,當時有朋友說這書名改得不好,為什麼?那人呸的一聲,都沒有人愛香港。噢,即是說,這書名不合時宜。……

本書號稱《我所愛的香港》的別集,因為收錄了少量該書的文章。本想挑選些看法有別於今天的,即所謂轉軚記錄,當然,一個人對整個環境氣候、對個別黨派的觀點,如果多上了這幾年香港的課,居然沒有轉軚或者修正的覺悟,那是沒長進,沒出息。最後,還是選取了『舊問題依舊歷久常新』之作,以免讓讀者以為作者精神分裂。不過,身處越發複雜的社會,作者精神能不分裂,無非是想得不夠通透的緣故。」

讀《我所痛愛的香港》可以看到一聲聲恨鐵不成鋼的嘆息,香港問題會否就是香港人的問題。如果相信「社會」的問題就是「人」的問題,書內一篇〈因上努力,果上隨緣〉說得不錯:「由因到果,中間有緣,不在因緣上做工夫,卻只想毀掉消滅了那個讓人看了聽了煩心的果,那果還是會成蔭,再結果開花,繼續繁衍開去。」

想起林夕填詞的一首作品,或者在「我所痛愛的香港」生活,我們都太善忘。

「不同心 同用良心思想
為何高聲各自叫嚷卻不能再原諒
不同聲 來自同一家鄉
為同一心 愿同樣不自覺地流淚或拍掌」
──《青春舞曲2000》

因上努力,果上隨緣,過日子應該就是要好好的過生活。


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男人一生

書名:男人一生
作者:張晨
出版:白卷出版社
年份:2014年

一個故事的開始,可以是很多故事的總結。閱讀《男人一生,只為尋覓一個肯同自己捱麥記嘅女人》的故事,可以看到一個男人在香港生活的人生目標,是可以卑微到「尋覓一個肯同自己捱麥記嘅女人」,睇落都幾辛酸。

如果題目第一句是「男人一生」,下一句應該可以有好多選擇。例如男人一生,修身齊家;男人一生,浪跡天涯,甚至是男人一生,唔可以窮……等等諸如此類都可以,總之看來是應該有一點志氣會比較正路。

在YouTube看「男人一生」印象是一次幾搞笑的創作,但閱讀《男人一生》這本書的感覺,又似是另一回事。書內故事並不是YouTube短片的後續,而應該是短片故事的前傳,記載及描述了作者那些年在感情成長路上的經歷、見聞,說來是輕描淡寫,但看來卻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的現實生活故事。

是甚麼令這一代人的戀愛變得如此艱辛、困難、複雜,應該不會又是社會的錯吧,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社會何嘗不是困難重重。是否我們在小康社會成長的一代變得脆弱,變得單純,思想簡單而頭腦複雜,所以才會有生不逢時的感覺。究竟是社會對我們不公平,還是我們對社會不公義,為自己做成怎樣的生活環境,也是值得思考。還是戀愛從來都是困難重重,古今中外每位當事人的每一段感情都是可歌可泣,但其實……

其實這本《男人一生》的故事,也可說是現代特區版本《少年維特的煩惱》。如果三百年前哥德《少年維特的煩惱》沒讓你產生共鳴,在張晨這本《男人一生》裡透現出當代社會影像的黑色幽默,應該會讓你會心微笑。

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我相信如果能夠擴闊自己生活圈子,要找到一個「肯同自己捱麥記嘅女人」應該不難,當然運氣與緣份是主要關鍵,但男人自己的性格修養與素質應該也重要。身邊可能一些女生其實都在想「女人一生,只為尋覓一個肯同自己捱世界嘅男人」,或者只是我們沒有察覺。

有些事情不必完全認同,也可以值得欣賞。例如「男人一生,只為尋覓一個肯同自己捱麥記嘅女人」的大前題,我是並不完全認同,但作者坦白的風格,對生活細心的觀察,以及對寫作的熱誠,實在值得支持。作者寫序的題目是〈張晨一生,只為尋覓一次出散文集的機會〉,其實也反映我們一生,原來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主題,只是不同年月有不同的心態。如果這刻問我,應該會是「我的一生,只希望不要讓太太捱麥記」,或者也是我今日的生日願望吧。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走進西藏聖山

書名:走進西藏聖山
作者:柯林施伯龍
出版:馬可孛羅文化
年份:2013年

每個人的旅程都可以有不同理由。古代唐三藏是因為取經書,馬可波羅尋找商機,利瑪竇為了傳教,達爾文是因為科學研究……。如此類推時至今日,更可以是遊學假期、工作假期、度蜜月、嘆世界、間隔年……。但其實每個旅者的心態,應該總離不開探索,追求一次對世界的探索,亦同時是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探索。

從文成公主入藏與吐蕃國主松贊干布和親開始,西藏與中原天朝便開展了千多年的千絲萬縷歷史。當年的吐蕃成了今日的西藏,但時間並沒有令這個地方的文化退色,反而隨著歷史的累積,令這地方更見濃厚宗教色彩。可能因為文化差異,對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西藏總好像有一份難以言喻的神秘感,也就是探索的吸引力。

本書作者對西藏的印象是源於父親年青時的一段經歷,也因為這依稀往事的印象,令作者決定走進西藏聖山「岡仁波齊峰」一探究竟,尋找一段日漸退色的印記。故事路徑由印度開始經過尼泊爾,穿越喜瑪拉雅山脈然後進入西藏。岡仁波齊峰在古老的傳說被稱為神聖的「須彌山」,是至高無上神祇梵天的宮殿,也因為這古老的神話,令這裡成為不少探險家目的地。

在倫敦出生的柯林施伯龍(Colin Thubron)以旅行文學見稱,曾獲得英國霍桑頓獎(Hawthornden Prize)及湯瑪士庫克旅行文學獎(Thomas Cook Travel Book Award)等等。足跡包括中東、亞洲及前蘇聯等各處地方,他在旅程中拍攝的紀錄片,曾經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播放亦受好評。本書《走進西藏聖山》(To A Mountain In Tibet)描述作者在這偏遠地方一路上的遭遇見聞,也記載了不少關於西藏的故事,讓讀者對這地方有更深入的認識,感覺就像是一次字裡行間的出走,難得的經歷。

作者開始這段旅程時曾經被嚮導好奇提問:「你為什麼在這裡,獨自旅行?」令作者一時語塞,因為他認為這是一次難以分享及非常私人的旅程。雖然最後集結成這本書,但感覺也像是在閱讀一本私人日記。

多年前我曾經前往西藏一探西藏文化風景,在行程中也遇過陌生人同樣問題「你為什麼在這裡,獨自旅行?」或者我只是想享受一趟私人時光罷了。


在前行的車廂看著一瞬即逝的流動風景,感受時空向後溜走,應該是每一位背包客都有的印象,出發西藏也是由這種感覺開始。


青藏高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超過六千公里的長江水流就是由海拔四千多米崑崙山脈玉樹高原的沱沱河開始進入東海。


乘坐青藏鐵路的深刻印象,應該是從離開格爾木車站開始,列車經過崑崙山、玉珠峰、唐古拉…… 浩瀚風光,嘆為觀止。


位於海拔五千多米的唐古拉高原是青藏鐵路工程最艱巨及最高海拔路段。車廂外的空氣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一半,夏季氣溫約零下十度,冬季氣溫可達零下四十度,列車必須以密封狀態在凍土上行駛,名副其實世紀工程。


從廣州開往拉薩的列車編號是T264,全程4,980公里途經長沙、武昌、鄭州、西安、蘭州、西寧、格爾木、那曲。似是轉眼一瞬間,原來已經過三日行程,到達了西藏拉薩。


在拉薩的日子住在色拉路,是藏民的住宅區,簡單慢活就是這裡的生活節奏。

在「小昭寺」附近的市集有一些藏民開設的茶館,在這裡消磨一個下午感受藏民生活,也可以是一種文化交流,而且羶油茶的濃味實在至今難忘。


寺院附近的轉經輪是供藏民以轉經儀式進入寺廟的路線,也是西藏獨特文化風景。


拉薩「大昭寺」是藏傳佛教最具代表的建築,藏族傳統甚至有「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之說,2000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大昭寺內的釋迦牟尼像是當年文成公主從中原帶來,現在成為見證歷史的珍藏,每日到此參拜信眾絡繹不絕,令這裡成為信仰及社會文化中心。


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完整的吐蕃時期土木建築之一,反映了千多年前的藝術風格及生活方式,經過歷代多次修建,目前佔地約二萬五千餘平方米,是藏式宗教建築典範。


這日到了建於18世紀的「羅布林卡」參觀,羅布林卡名字意思為寶貴的園林,是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這裡的建築不算宏偉,但珍藏著不少藏傳佛教文物及典籍。

置身宗教氣息濃厚的羅布林卡,在園林間的路上看見一點亮光,也似是有一點頓悟感覺,一個人在途上的安靜,或者就是禪修的一種吧。

公元641年藏王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在瑪布日山上修建了宏偉宮殿。「布達拉」意思是佛教聖地,從此「布達拉宮」成為了西藏宗教與政治的中心。


布達拉宮建於拉薩市內最高點,是藏民心目中聖地,於1994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旅遊西藏的重要景點。


布達拉宮由紅宮、白宮及扎廈三座建築組成,珍藏各具特色的歷代藏傳佛教文物,令人大開眼界了解西藏歷史文化。


超過海拔七千米的「念青唐古拉山」就是藏民傳說「神山聖湖」的「神山」,而「聖湖」就是位於山上海拔4,718米的「納木錯湖」,是全球海拔最高的湖泊。照片攝於從拉薩出發的登山路上。


在登山路上不少地方都可以看到這些色彩繽紛的「經幡」,是荒野中的漂亮地標,而每一面經幡上的經文隨風吹送,藏民相信是祝福的放送,可以給人帶來福氣。


從海拔5,190米高的「那根拉」高地遠望納木錯湖,路程不遠但可能是這裡空氣稀薄,容易令人感到疲倦,每一步都只可以慢動作前行。


在前往湖區的一段路是禁止行車,但有一些馬匹可供租用代步,騎在馬背上的漫漫長路,實在有點回到古代朝聖感覺。

享受經歷的磨練成為生命的層次,感受黃土地上烈日當空的寂靜,隨著呼吸聲節奏漫步,或者只有背包客才領略到旅途上此刻無價的意思。


終於到達傳說中的神山聖湖納木錯。


眼前看著遠景湖畔就是念青唐古拉,天空上的片片白雲又似在湖面不遠處輕飄。就是這樣到達目的地完成了西藏行程,也是我「走進西藏聖山」的故事。

活在當下的私人時光,應該是每個背包客都會珍惜,心態總離不開探索,追求對世界的探索,亦同時是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探索。最後可能發現,我們對自己其實並不十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