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蕭紅自編詩稿──心語

 

書名:蕭紅自編詩稿──心語
作者:蕭紅
出版:外文出版社
年份:2013年

每次讀蕭紅,每次都傷感。但我還是喜歡讀蕭紅的文字,讀她的文字不是讀一個故事,而是讀一個時代,讀一段人生,讀一片在亂世中的哀愁。

她最為人熟悉的作品應該是《呼蘭河傳》,一個述說自己家鄉的故事、成長的孤獨、時代的變遷……。而《蕭紅自編詩稿──心語》則可能是我比較喜歡的蕭紅另類作品,因為短短的詩句流露出作者心情,展現了她的心路歷程。

一書兩冊的《心語》,一冊是平裝的編註版本,講解詩句內容、背景,讓讀者容易看得明白。在〈蕭紅傳略〉篇幅裡述說蕭紅短暫的一生經歷,看得令人動容。另一冊是絲絹封面,配上燙銀字體的精裝版本,內容是原稿真跡複印,把珍貴手稿重現讀者眼前。
 
蕭紅詩集手稿,收藏於北京魯迅博物館,當中六十首詩有些曾在報刊發表過,也有一些從未發表。外文出版社的版本以原稿真跡複印,以及附上編註版本,讓讀者可清楚了解蕭紅生平及她的作品意識形態。

蕭紅原名張迺瑩,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的呼蘭縣,1927年在哈爾濱就讀於東省特別區立第一女子中學,開始了她的寫作生涯及追求獨立生活的意願。在動盪時勢為了自己的理想,她過著可謂居無定所的顛沛流離生活,從國內東北至南方都有她的足跡。可能是北方人性格堅毅,令她為了學業可以離家遠去,為了愛情可以悔婚、私奔、離婚、放棄私生子,為了寫作更是一生過著難堪生活。

艱難生活好像從來都是作家搖籃,日本侵華期間在逃難路上就完成了一些傳奇般的作品,例如《生死場》寫的是關於戰爭中生死的故事,魯迅為這書寫序言,就說這是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的一篇力透紙背文章。魯迅當年評價蕭紅為「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肯定了蕭紅在現代文學的地位。

造物弄人總是紅顏命薄,戰爭期間蕭紅最後逃難至香港,在淪陷時期逝世於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的臨時醫療所,終年31歲。「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是蕭紅最後遺言。

生命不在乎天長地久。

以為事過境遷,但蕭紅故事從來都令人感動。電影導演許鞍華曾經表示開拍蕭紅故事,是她四十年來的心願,一路幾經波折現在終於成事。片名《黃金時代》構思自蕭紅在書信中說:「這不正是我的黃金時代嗎?」今日回望,實在有點淒滄。角色由湯唯演繹蕭紅一生,相信是值得拭目以待的一部電影。

缺乏磨練的生活,我們不會知道生活;缺乏生活的磨練,我們永遠不會懂得生活。

「月圓的時候,可以看到;月灣的時候,也可以看到;但人的靈魂的偏缺,卻永也看不到。」──蕭紅
 

4 則留言:

  1. 呢套電影應該唔錯,值得期待

    回覆刪除
  2. 奕山:

    這些時代女性,在香港師奶眼中,是「賤人」。這齣戲是否賣座,很成問題。而且,我不認同許鞍華的世界觀,覺得她好變態。

    回覆刪除
  3. 佛爺,
    一把年紀, 關於其他人看法, 已很小理會... 自得其樂可以了^^!
    嘩... 連佛爺都覺得好變態的導演... 晚輩真係非看不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