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反抗者

書名:反抗者
作者:卡繆
出版:大塊文化
年份:2014年

因《異鄉人》(L'Étranger)而為人熟悉的法國作家卡繆(Albert Camus),生逢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亂世,曾經參與歐洲多次社會運動,可說是身經百戰的社會運動專家。他並不反對抗爭,甚至認為人們有權享有的幸福,靠反抗才能獲得。但在他的作品裡,其實更強調抗爭的意識形態,才是運動核心價值,指出抗爭運動並不等如社會動盪。

他的作品除了善於表達「存在主義」概念,其實不少也是二元對立命題的代表作,例如《反與正》(L'envers et l'endroit)及《放逐和王國》(L'exil et le Royaume)等等。今日再讀他1951年的作品《反抗者》(L'Homme révolté)實在百感交集,這並不是一本社會運動的「抗爭手冊」或「反抗指南」,而是一本關於反思對抗本位的存在主義作品。

卡繆在《反抗者》說明了「純粹反抗」的危險。社會運動中的反抗者是否真正了解運動的動機、方式、行為、方向、目標等等內容,或純粹只是為反抗而反抗的宣洩,只是一場以混亂為始末而缺乏「社會性」的群眾活動。也因為卡繆明確的反對暴力立場,令他與當年著名的左派知識份子沙特(Jean-Paul Sartre)產生政治立場的意見分歧。

書內對於反抗的存在意義,提供了不少令人反思的引子。卡繆以歷史上的革命為例,說明不少反抗者原本所反抗的對象,最後竟然成為了反抗者的自身景況。當發現自己落入了原本自己所反對的意識形態,同時亦會發現其實這並不是一場抗爭運動,而只是一場沒有贏家的社會悲劇。做成無可挽救的局面,是因為反抗者的思維邏輯,原本就只是以自我中心的尺度出發。

卡繆指出當我們回顧歷史上不少革命,開始都以崇高理想出發,最後卻以各種破壞形式結束,一場悲劇做成無可挽救的局面,原因不外乎亦是關於反抗者的動機、方式、行為、方向、目標等等因素。以果論因其實是因為運動以錯誤開始,最後也唯有以錯誤結束。

作者在《反抗者》內提出各種在歷史中曾經發生的事件,從而整理出各種反覆的辯證,讓讀者反思所謂的社會運動,其實是把反抗者的思想及社會觀念帶到一個甚麼境況?對自己及社會結果帶來甚麼影響?實際是毀滅了甚麼?真正又成就了甚麼?當反抗者融入群眾,他的理想原則、社會道德標準還是否一樣?或已經變成迷失了的盲目吶喊呼叫?是值得思考。

卡謬對於現實的荒謬從不諱言,他指出在荒謬的現實世界,反抗的力量應該是專注於創造性,而非破壞力。如果以為抗爭就是等如遊行示威,癱瘓社會經濟,甚至是等如煽動暴亂,其實我們並不知道抗爭的本體意義,或者只是找一個藉口罷了。

以民主之名的暴力最是恐怖,追求的其實並不是所謂甚麼理想,可能只是滿足自己為所欲為的自私想法,又或者其實只想毀掉這個社會,逃避真正的公民責任。卡謬對抗爭的解構,可說是文明社會運動的永恆註解。

卡繆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法國當時第九位也是最年輕的獲獎者。今日再讀《反抗者》令人無奈地難堪,為這城市甚至有點難過。


(照片轉載自Bastille Post)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六祖壇經

書名:六祖壇經
名譽主編:饒宗頤
出版:中華書局
年份:2012年

宗教觀念在中國先秦文化思想並不顯著,近代國學大師錢穆將六祖惠能的言行錄《六祖壇經》與《論語》和《孟子》並列而論,視為探索中國文化的經典,是肯定了佛家思想在中國文化傳統的位置。

二零一二年是中華書局開業百週年華誕,當年推出的「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誠邀國學大師饒宗頤擔任文庫的名譽主編,特意選取一系列在中國文化歷史最具影響力的經典著作,成為中華書局在弘揚華夏文明之路上承傳與開創的標誌之一。唐代禪宗惠能大師的《六祖壇經》就是文庫的其中一部經典,今日再讀的感覺,就如俗世的一道清泉,可以洗滌人心塵埃污垢。

而且在《六祖壇經》更可以看到在佛學本土化的過程中,求同存異的格義理念。孔子在《論語子路第十三》篇曾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反思今日社會風氣,從辦公室政治到官場政黨內訌,市民對佔中與反佔中態度勢不兩立,日常生活中的香港人和新移民。我們大部份人究竟是和而不同還是同而不和,又或是真小人與偽君子的不同所以不和,應該可以立見高下。但無奈民意與民智的落差,容易令社會陷於困局原地踏步。

當無能面對時代步伐社會轉型,自我中心會變成世界標準,對現況不滿而美其名的各種所謂抗爭,會否只是幻想中的抗爭,或可能只是自己的無知跟自己的懦弱抗爭。佛學所言「貪、嗔、癡」就是指人世間的內心惡念自作孽。

對應「貪、嗔、癡」就是「戒、定、慧」。

在《六祖壇經》中〈定慧品第四〉篇記載「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執迷不悟會否就是同一天空下對立局面的寫照。

從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到六祖惠能,佛學理論博大精深,我欣賞禪宗所言的虛空入定,一刻活在當下,就是導人以善珍惜人生的實用「人生攻略」。為人熟悉的惠能悟道佛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否我們的現況?苦海無涯,回頭是岸。值得三思。


2014年9月7日 星期日

我所痛愛的香港

書名:我所痛愛的香港
作者:林夕
出版:亮光文化
年份:2014年

佛學說的苦不外乎「求不得、想不到、愛別離」。但這些情況也是不少愛情故事的原素,所以當佛學對應感情傷痛,成為了愛情歌曲內容,就容易令人產生共鳴。

「有時候 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 沒有甚麼會永垂不朽」
──《紅豆》

「悲哀是真的淚是假的 本來沒因果 一百年後沒有你也沒有我」
──《百年孤寂》

是林夕筆下的愛情看來令人心酸,還是愛情本來就容易令人心酸。如果愛的對象是一個人,已經可以把事情弄得如此複雜。只不過是兩個人或三個人之間的單戀、失戀、熱戀、錯愛、痛愛……等等好像已經可以把一個人折磨得半死。不難想像如果愛的對象是一處地方或一個城市,事情可以複雜到甚麼程度。

你所痛愛的香港,也是我所痛愛的香港,也是他所痛愛的香港。大家對這城市有不同的印象,不同的追求,也有不同的保留。是文化的香港,歷史的香港,經濟的香港,政治的香港,還是幻覺的香港,令我們對這地方有感情。

還是我們對這地方根本沒感情,只是我們喜歡吵鬧喧嘩發洩,就說這是愛。其實這種所謂愛最是可怕。

作者在序言中道出了這書緣起。

「2007年出過一本書叫《我所愛的香港》,當時有朋友說這書名改得不好,為什麼?那人呸的一聲,都沒有人愛香港。噢,即是說,這書名不合時宜。……

本書號稱《我所愛的香港》的別集,因為收錄了少量該書的文章。本想挑選些看法有別於今天的,即所謂轉軚記錄,當然,一個人對整個環境氣候、對個別黨派的觀點,如果多上了這幾年香港的課,居然沒有轉軚或者修正的覺悟,那是沒長進,沒出息。最後,還是選取了『舊問題依舊歷久常新』之作,以免讓讀者以為作者精神分裂。不過,身處越發複雜的社會,作者精神能不分裂,無非是想得不夠通透的緣故。」

讀《我所痛愛的香港》可以看到一聲聲恨鐵不成鋼的嘆息,香港問題會否就是香港人的問題。如果相信「社會」的問題就是「人」的問題,書內一篇〈因上努力,果上隨緣〉說得不錯:「由因到果,中間有緣,不在因緣上做工夫,卻只想毀掉消滅了那個讓人看了聽了煩心的果,那果還是會成蔭,再結果開花,繼續繁衍開去。」

想起林夕填詞的一首作品,或者在「我所痛愛的香港」生活,我們都太善忘。

「不同心 同用良心思想
為何高聲各自叫嚷卻不能再原諒
不同聲 來自同一家鄉
為同一心 愿同樣不自覺地流淚或拍掌」
──《青春舞曲2000》

因上努力,果上隨緣,過日子應該就是要好好的過生活。


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男人一生

書名:男人一生
作者:張晨
出版:白卷出版社
年份:2014年

一個故事的開始,可以是很多故事的總結。閱讀《男人一生,只為尋覓一個肯同自己捱麥記嘅女人》的故事,可以看到一個男人在香港生活的人生目標,是可以卑微到「尋覓一個肯同自己捱麥記嘅女人」,睇落都幾辛酸。

如果題目第一句是「男人一生」,下一句應該可以有好多選擇。例如男人一生,修身齊家;男人一生,浪跡天涯,甚至是男人一生,唔可以窮……等等諸如此類都可以,總之看來是應該有一點志氣會比較正路。

在YouTube看「男人一生」印象是一次幾搞笑的創作,但閱讀《男人一生》這本書的感覺,又似是另一回事。書內故事並不是YouTube短片的後續,而應該是短片故事的前傳,記載及描述了作者那些年在感情成長路上的經歷、見聞,說來是輕描淡寫,但看來卻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的現實生活故事。

是甚麼令這一代人的戀愛變得如此艱辛、困難、複雜,應該不會又是社會的錯吧,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社會何嘗不是困難重重。是否我們在小康社會成長的一代變得脆弱,變得單純,思想簡單而頭腦複雜,所以才會有生不逢時的感覺。究竟是社會對我們不公平,還是我們對社會不公義,為自己做成怎樣的生活環境,也是值得思考。還是戀愛從來都是困難重重,古今中外每位當事人的每一段感情都是可歌可泣,但其實……

其實這本《男人一生》的故事,也可說是現代特區版本《少年維特的煩惱》。如果三百年前哥德《少年維特的煩惱》沒讓你產生共鳴,在張晨這本《男人一生》裡透現出當代社會影像的黑色幽默,應該會讓你會心微笑。

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我相信如果能夠擴闊自己生活圈子,要找到一個「肯同自己捱麥記嘅女人」應該不難,當然運氣與緣份是主要關鍵,但男人自己的性格修養與素質應該也重要。身邊可能一些女生其實都在想「女人一生,只為尋覓一個肯同自己捱世界嘅男人」,或者只是我們沒有察覺。

有些事情不必完全認同,也可以值得欣賞。例如「男人一生,只為尋覓一個肯同自己捱麥記嘅女人」的大前題,我是並不完全認同,但作者坦白的風格,對生活細心的觀察,以及對寫作的熱誠,實在值得支持。作者寫序的題目是〈張晨一生,只為尋覓一次出散文集的機會〉,其實也反映我們一生,原來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主題,只是不同年月有不同的心態。如果這刻問我,應該會是「我的一生,只希望不要讓太太捱麥記」,或者也是我今日的生日願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