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徐霞客遊記(七)




安徽黃山之行緣起閱讀徐弘祖所著的《徐霞客遊記》。

歷史記載徐霞客於1607年開始旅遊生涯,但因年代久遠,當年有關記錄多已缺失不全,現存《徐霞客遊記》第一卷是從1613年開篇一段「自寧海出西門,雲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開始,對日後地域交流發展大有意義。至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決議,將《徐霞客遊記》開篇日5月19日定為「中國旅遊日」,甚具啟發意義。

記載在東晉虞喜於穆帝永和年間寫的古籍《志林》中的故事:「信安山有石室,王質入其室,見二童子對弈,看之。局未終,視其所執伐薪柯已爛朽,遂歸,鄉裡已非矣。」其後《晉書》根據虞喜的記載,喻意為「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寥寥數語的意境,令人對山居之間遐想不已。置身崇山峻嶺觀天地山水,自古都為騷人墨客所好。位於安徽的黃山,其峰巒起伏的如畫風景,古往今來令人嚮往。

黃山歸來確有「世上已千年」之感,分享黃山攝影,也是《徐霞客遊記》的閱讀分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應該錯不了。

-完-

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徐霞客遊記(六)



思想簡單,頭腦複雜可能是不少人的寫照,煩惱可以由此而起。相信背包客的人生觀應該就如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放眼風景就如放眼人生,煩惱可以隨風消散,眼界可以成就豁達。這兩張照片概括了我在黃山的行程與心情,思前想後,影像從心也只此而已。



-待續-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徐霞客遊記(五)










黃山於1990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了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價:「黃山在中國歷史上文學藝術的鼎盛時期(十六世紀中葉的山水風格)曾經受到廣泛的讚譽。今天,黃山以花崗岩的山峰及其生長於上的松樹,和浮現的雲海而稱著。這個風景勝地對遊客、詩人、畫家和攝影師而言,有著永恆的魅力。」

能夠放眼無限風光體驗徐霞客筆下傳奇的黃山行,在最後一段路告別了黃山地標「迎客松」,心滿意足地完成了這次水墨印象之旅。

-待續-

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徐霞客遊記(四)





漢朝韓嬰所著《韓詩外傳》曰:「萬民之所瞻仰也,草木生焉,萬物植焉,飛鳥集焉,走獸休焉,四方益取與焉。出雲道風,愾乎天地之間,天地以成,國家以寧,此仁者所以樂於山也。」

閱《徐霞客遊記》而置身山川林木如水墨之景,有感仁者樂山無憾之事也。

-待續-

徐霞客遊記(三)




登上頂峰實在有點疲累,想到描述黃山景致,也實在有點詞窮,還是引述《徐霞客遊記》的一段吧。

「蓋是峰居黃山之中,獨出諸峰上,四面岩壁環聳,遇朝陽霽色,鮮映層發,令人狂叫欲舞。」──徐弘祖

-待續-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徐霞客遊記(二)








索道登山後,按照原定計劃路線及地圖標示位置,以「天都峰」為目的地,遊走於峰巒起伏之崇山峻嶺,欣賞巍峨壯麗之群山連綿,拾級而上或棧道而行,至今歷歷在目。期間路過石橋掛滿各式鎖扣,是情侶結伴到此扣上鐵鎖,以表千辛萬苦執子之手永不分離之意,浪漫之事也。隻身登山遇此情此景倍感唏噓,唯有手執 Protrek 繼續行程,當時高度顯示為海拔 1775 米,距離理想之拍攝景區應該不遠。

「獨上天都,予至其前,則霧徙於後;予越其右,則霧出於左。其松猶有曲挺縱橫者;柏雖大於如臂,無不平貼石上、如苔蘚然。山高風巨,霧氣去來無定……。」──徐弘祖

-待續-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徐霞客遊記(一)

書名:徐霞客遊記
作者:徐弘祖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2011年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自幼博覽群書,鍾情國家地理學術。年少時明言「大丈夫當朝游碧海而暮宿蒼梧」大志,於二十二歲之年開始他的旅行大計。徐霞客旅行生涯歷時三十年遊走大江南北之後寫成的《徐霞客遊記》不但是記述中國名山大川地理學術的名著,更是描繪神州大地風景面貌的旅遊文學佳作。

徐霞客於三十及三十二歲之年曾兩次登上「黃山」,留下「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的讚嘆,所謂「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名句亦由此而來。

黃山位於中國安徽省,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山脈主體以花崗岩構成,最高處蓮花峰海拔1864米。從深圳出發經過兩天行程抵達黃山市火車站,轉乘公車前往湯口鎮,開始了我的《徐霞客遊記》黃山行。

「初三日 隨樵者行,久之,越嶺二重。下而複上,又越一重。兩嶺俱峻,曰雙嶺。共十五里,過江村。二十里,抵湯口,香溪、溫泉諸水所由出者。摺而入山,沿溪漸上……。」──徐弘祖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