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想見 看見 聽見

書名:想見 看見 聽見
作者:阮義忠
出版:上海譯文出版社
年份:2014年

沒有大師的年代沒有了經典,一張平面作品就只是平面作品,沒有深度沒有溫度。這城市缺乏了作者還是缺乏讀者,缺乏了題材還是缺乏了人才,對話是否已經空洞得只有回音,想只有這城市的人知道,或者根本沒有人知道。

在只有生活沒有生命的都市如何過日子,你知道的。

沒有了看電視習慣,忘記了甚麼時候開始收看「一條視頻」節目成為了習慣,這晚「一條視頻」內容是關於台灣攝影大師阮義忠。

觀看國內媒體介紹台灣攝影師,感覺過癮可能是阮義忠作品大多是上世紀台灣社會狀況人文風景,一個兩岸三地關係冰冷的年代,事過境遷感覺又可像帶點溫馨,原來我們都是這樣長大。是時間玩味還是阮義忠超凡品味,建議閱讀阮義忠文學作品《想見 看見 聽見》一書,找一點生活靈感。

「這本書以文為重,圖反而為副,在某個方面來說,可說是我眾多出版物中的第一本隨筆集。會把書取名為《想見 看見 聽見》,是因為我特別注重『見』。我認為那不只是視覺,而是一種觸感。它是具體的,會反彈、有溫度、有形狀、有量體,是一種幾乎等於烙印的存在。若是『想』、『看』、『聽』而沒有『見』,就等於生命不曾與外在有過接觸。真正的『見』來自生活本身,而不是閱讀他人的經驗。」──阮義忠

欣賞阮義忠作品加深了我的台灣印象,欣賞「一條視頻」更新了我對國內文化的印象。眼界影響心態,多看多欣賞細味生活細節,是時候看看大師作品,久違了的生活觸感其實離我們不遠。從一條視頻開始想見、看見、聽見應該不錯。






(阮義忠作品轉載自互聯網)

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

首爾旅遊全攻略

書名:首爾旅遊全攻略
作者:黃雅絲
出版:正文社
年份:2015年

旅遊書對背包客假期影響可大可小,錯信所謂旅遊天書,除了浪費時間、金錢、心情,最可惜是留下旅途陰影。

閱畢旅遊書出發尋找字裡行間樂趣,可以是十分正能量生活體驗,甚至是一次反思人生意義旅程。累積經驗分析,總算知道某一類型旅遊書純屬老作應該避之則吉,而那一類型旅遊書是經過實地考察可以信賴。找到認真編採製作,內容資料準確的旅遊書,是假期好開始,心情可以是主觀起程,客觀回程,過程是最重要內容,也是旅遊指南的價值。

我的韓國印象應該是始於首爾仍是漢城年代。如果想了解那些年的漢城與這些年的首爾有甚麼分別,別人分享可以有共鳴也可以有不同觀感,最好方法還是親身感受。體驗生活無分國界,任何時間都可以是適當時候,只要預備好心情,帶一本可靠的旅遊指南出發,享受一段自由自在時光,算是給生活一點鼓勵。

如果對韓國旅遊感興趣,想親身體會大韓民國的人文風景,帶一本正文社《首爾旅遊全攻略》出發,從首爾開始欣賞時尚與傳統的韓國城市風貌,是一次愉快的生活體驗,也可以給生活加點正能量。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煙花三月

書名:煙花三月
作者:李碧華
出版:天地圖書
年份:2000年

書架一本封塵的書記載了一段絕不應該被封塵的歷史。如果每個人都是一篇故事,但願這篇故事從來沒有發生。

按作者記錄,這書初稿於1999年7月7日(七七事變);內容重整於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第二次修訂於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上述日子都與二戰日本侵華有關,最後修訂完稿於2000年2月19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內容講述一名曾經是慰安婦的女子,戰後與一位國民黨警察的愛情故事,失散尋找三十八年,至死不渝的真人真事。

日本侵華期間數十萬名中國婦女被迫充當慰安婦,書中女主角袁竹林婆婆從十八歲開始被日軍蹂躪,開始了悲慘一生,唯一給袁婆婆感到世間有情的溫暖,是戰後一位國民黨警察廖奎先生。但因為戰後國內局勢動盪,兩人經歷短暫的婚姻後被迫分離,以為一生也沒法再見。

冥冥中的偶然讓李碧華與當年七十六歲的袁婆婆相遇,開展了好像冥冥中有主宰的尋人旅程,本書記錄了作者在中港兩地透過不同媒體努力尋找,走遍茫茫大地最後成就了這段失散三十八年的重逢故事。

令人默言的《煙花三月》不但記載二戰期間日軍暴行、慰安婦悲慘景況,亦有講述國內上世紀的社會動盪,而令人印象深刻,這是一本論述「人性」的著作。日本政府最近聲稱考慮削減甚至停止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經費支持,原因耐人尋味,看看日本老兵的南京大屠殺懺悔錄《東史郎日記》會有點引子。

關於中國、日本、人性、良知、愛情等等,我們的印象可能都太片面。

2015年9月6日 星期日

薜西弗斯的神話

書名:薜西弗斯的神話(Le mythe de sisyphe)
作者:卡繆(Albert Camus)
出版:商周出版
年份:2015年

從圖騰符號開始,寫下就是不想忘記,關於記憶是悲是喜,其實我們都有點介意,喜歡寫字是喜歡記憶的一部份,只是當不同部份交織變成了悲喜交集,那一種混沌隨時比可悲更可怕,或者喜悅只可以存在於靜止空間。

當一切止於寂靜,記憶消失,悲喜失去依附,時間在寧謐的狀態也失去意義,可以算是甚麼觀念。卡繆在《薜西弗斯的神話》裡,為荒謬重新定位,荒謬不再是形容詞,更不是結論,而是對現象論述的開始,把荒謬轉化為兩極之間的張力,令卡繆的荒謬作業成為了存在主義經典哲學。

希臘神話中的薜西弗斯因犯戒而被天神處罰,每日重複將大石推上山頂,然後再任由大石滾下山腳。沒完沒了的重複徒勞無功,以為磨滅意志可以令薜西弗斯意志消沉而感到痛苦,但卡繆以另類方法論(Methodology)解構薜西弗斯的行為現象,並建議讀者從另一角度切入思考「薜西弗斯是快樂」的原理。如果詮釋有級別,卡繆對快樂意義的理解是非一般層次。薜西弗斯不斷投入享受過程,其實是絕對的快樂,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原來一切唯心。

卡繆用快樂詮釋痛苦,是對命運發出愉悅的嘲諷,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張力是荒謬的開始。當主觀感受與客觀現實對立,所謂的痛苦油然而生,自以為是的訴求,其實對理想的基本概念也可以極之荒誕,原來一切自作孽。

幾個月前把《薜西弗斯的神話》反覆看幾遍,對時下普遍的生活有點哀愁的感受。然後把書架上久違了的卡夫卡《審判》也反覆看幾遍,感覺我們是否都活在幻想中喜歡跟自己過不去,讓不懂得獨處的生活變得以為有意義,原來只是怕寂寞,是當代的寫照。之後再反覆看幾遍米蘭‧昆德拉新作《慶祝無意義》之後,這幾個月都沒有寫網誌,只是每日平靜地在享受沒完沒了無意義的閱讀時間。

在無止境喧鬧的城市,自持的文明如何看待不文明,真實地反映了所謂的文明質素。如果以為我們是在文明社會過活,是理性的族群,看看卡繆哲學,或者可以更了解身處環境原來是如何的後現代荒謬。

寫下就是不想忘記,在反智的年代或者我們對記憶內容已不再介意,寫字亦已經不再重要。

2015年6月18日 星期四

一本讀懂中國文學史

書名:一本讀懂中國文學史
作者:潘步釗
出版:三聯書店
年份:2013年

政改前夕端午之時讀屈原《離騷》應節:「汨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古往今來日子原來都一樣的過。文人千年如一日的情懷,就是中國文學的精髓。

中國人或香港人的身分迷思是中港文化認同的差異,還是所謂「本土」因為對中國文化誤解而出現的困局,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缺乏對中國文化歷史的認識,可能就是被遺忘的關鍵。

約二百頁的《一本讀懂中國文學史》概括了中國二千年的文學歷史,以歷史中流傳的文學,展現文學中映照的歷史,文筆流暢沒有一般說教的艱澀沉悶。書中引述都是具代表性的經典文學作品,有興趣認識中國歷代詩、詞、歌、賦、散文、小說、戲曲等等,讀《一本讀懂中國文學史》可了解中國文學脈絡,值得推薦。

全書內容以時間順序編排,從先秦韻文《詩經》、《楚辭》到清代小說《紅樓夢》、戲曲《帝水花》,作者以朝代為段落間隔,述說中國文學發展背景,讓讀者沿文學之路走過歷史風景,趣味盎然。

作者在「前言」道出本書緣起:「我希望這本小書能幫助文學的入門者,特別是高中學生認識很基本的中國文學史。近年推動文學和語文課程改革,社會變化,學生似乎愈行愈遠,學校的資源角力和生態變異,讓文學課程在許多掌聲中,變得落拓顛簸。文學之謂史,令學生、初接觸文學的人視作畏途,我一直在想能寫一本輕裝的文學小史,令本來不了解文學的人讀後,對中國古典文學發展有基本掌握,而這──幾乎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全部意圖。」

作者所言的輕裝文學小史,或者就是我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香港動輒以文化城市自居,但本地文化質素又是甚麼光景,讀《一本讀懂中國文學史》或者會有一點溯本清源的啟示。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歷史學家的技藝與貢獻

書名:歷史學家的技藝與貢獻
作者:利科(Paul Ricoeur)
出版:牛津大學出版社
年份:1994年

如果時光隧道是相對論的推算,重整歷史也就是語言哲學的類比。今日重讀《歷史學家的技藝與貢獻》可以感受文字遊戲的規則,可以君子也可以流氓。

看不明白歷史學家的潛台詞,只好走到街上喧鬧,算是給廉價良知的一點安慰。如果這種悲劇的哀愁感染了社會,創傷比瘟疫更可怕。

在《歷史學家的技藝與貢獻》內,記載了法國現象學哲學家利科(Paul Ricoeur)在Zaharoff Lectures講座影響深遠的演講稿。作者以歷史學年鑑學派為背景,配合社會學的哲學論調,探討當代歷史學最重視的課題──認識論和方法論。

在本書〈展望:歷史學的理性和事件的命運〉文章內,作者引用了歷史學家保羅‧韋納(Paul Veyne)七十年代著作《清點區別的清單》中一段關於處理歷史學與社會學格義之間的區別問題,說明歷史的意義,今日重讀別具參考價值。

韋納分析展現歷史的技巧,可以是基於事件概念化與個別化之間的關係對比。「人們不需要概念就能撰寫描叙述史,因為人們能相當出色地使事件概念化,但這種叙述史與事件史不完全是一碼事」。關於這種概念配置的技巧,作者以另一段引文闡述。

「韋納告訴我們,以這種方式予以相對化的個體,不是由該個體在時空中的地位確定的:『歷史學不研究時間上的人,而研究歸納為各種概念的關於人的素材』;『歷史事實可以個別化,而無須放回到時空復合體中』。事實上,修正僅僅是中止個別化過程的最後形式;修正并無時間內涵──它不是『此時此刻』。假如我們止於這個反應,我們就會『丟棄連續的叙述』。歷史學與社會學的唯一不同是感興趣的對象:社會學家對規則感興趣,而歷史學家對例證和區別感興趣。」

作者在本書另一篇章〈保羅‧韋納與修史〉內解構了韋納在七十年代的另一本著作《怎樣寫歷史:方法論》,重點就是探討重整歷史的問題。今日讀《歷史學家的技藝與貢獻》(The Contribution of French Historiography to the Theory of History)可以讓讀者思考歷史事件在時間線上的立體向度,為各樣歷史上所謂「平反」的意義平反。

如果以為今日看到的片面就是歷史的全面,會否太過膚淺是值得反思。當歷史成為政治本錢,成為政客的生財工具,只反映了大部分人對歷史本體的無知,或者歷史在今日的社會意識形態這淌渾水已經沒有歷史意義,只是一種發洩不滿情緒的藉口吧。

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生死場

書名:生死場
作者:蕭紅
出版:中國青年出版社
年份:2015年

以蕭紅生平為藍本電影《黃金時代》奪得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包括「最佳電影」等等五個獎項,在商業電影掛帥社會是否有點意外見仁見智,但無論如何總算讓更多人認識蕭紅。

蕭紅傳奇的經歷比她筆下故事更吸引,短暫在世31年留下的作品,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悲哀,而身處充滿哀愁的大時代,她的生命在不同環境卻又處處流露出一種志氣,她的故事就是帶點不羈的瀟灑。

不同年代的文化人總好像比一般人更懂得面對逆境,所謂的生命力可能就是這一回事。如果社會缺乏文化素養,是否也會缺乏生命力,也值得思考,只是我們的反省能力是否也乏善可陳。

曾經分享《蕭紅自編詩稿──心語》一書,提及《呼蘭河傳》與《生死場》兩本作品。而《生死場》是關於戰爭中的生死故事,足以令人反省生命意義,也被認為是出色的抗戰作品。魯迅為這書寫序言,說這是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的一篇力透紙背文章。

魯迅當年評價蕭紅為「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肯定了蕭紅在現代文學的地位。作者在完成《生死場》故事時只有23歲,而在她離世時,這書已經再版11次,是動盪時勢中的經典,值得收藏一本細閱。

買書最方便的方法可能是上網訂購,但我還是喜歡閒時到書局「打書釘」結書緣。深圳「舊天堂書店」是我喜歡的文藝書店,如果想找一些較為冷門文學作品,不妨到這裡尋寶,也許會有意外收穫。

上週末到「舊天堂」閒逛,遇上「中國青年出版社」新版的《生死場》,書籍附上一張蕭紅肖像「藏書票」,內頁配上水彩插畫,封面藍色布料硬面精裝,平實的裝幀設計令人愛不釋手。如果對國內出版的印象還停留在「旺角文星」的年代,就的確是與時代脫節了。

閱讀一個城市可以從閱讀他的書店開始,到「舊天堂書店」體會不一樣的人文景觀,可以是不錯的文化體驗。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文化創意園2期A5棟120室。


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馬雲給年輕人的12堂求生課

書名:馬雲給年輕人的12堂求生課
編者:張燕
出版:時報文化
年份:2015年

有沒有認真想過「贏在起跑線」是甚麼意思?「贏」是甚麼意思?「起跑線」是甚麼意思?字典解釋「贏」是在競爭過程中經過較量獲勝。「起跑線」是徑賽時用以標示起點的直線。在起跑線上根本沒有經過較量的過程,如果有所謂的獲勝又可以是甚麼意思?應該是作弊吧。

如果有幸人生起點的生活條件較好,其實並未算贏,只是走運,正確一點應該算是「在起跑線上行運」。生命本不公平亦沒甚特別,也無謂深究,但生命的終結卻一樣是「萬般帶不走」應該錯不了。人生最重要的應該是過程,但也是不少人最容易忽視的觀念。功利社會信條是「目標為本」以果論因的取態為王道,在窮得只剩下錢的社會,一切可以變得很膚淺。

今時今日講人生過程生活意義,隨時會被視為文化異類甚至社會異型。自以為在起跑線上已經贏了的一群,享受著沒經過投資的回報,如果缺乏生活鍊歷,隨時連自我照顧能力都有疑問,更不要說成長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處理能力,無奈這是不少香港怪獸家長與港孩的寫照。台灣時報文化出版的《馬雲給年輕人的12堂求生課》講的就是生活意義人生過程。

以馬雲的出身成長背景,他絕對有條件憤世嫉俗,對社會諸多不滿,幸好事實上並非如此,而是更理性地選擇以資訊科技、經濟理論,整合商業理念改革社會營商環境,然後改變消費習慣,甚至生活方式等等。馬雲曾經當選世界經濟論壇未來領袖,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紐約證交所上市,創下史上最大IPO,為中國企業立下里程碑,近年真正具建設性的改革社會運動,由「阿里巴巴」寫下了新的一頁。

一般名人傳記總會有點點貼金成份,但《馬雲給年輕人的12堂求生課》內容大部份是結集了馬雲以往具代表性的訪問及演說,算是沒有太重貼金感覺。文章分段式刻劃了馬雲成長及創業過程中遇到種種挫折考驗的心路歷程,似是引領讀者思考人生的一張藍圖。編輯把內容系統化分成十二大題目,成為了書名的「12堂求生課」。從第一章〈成長這回事──學會用左手溫暖右手〉到第十二章〈生活態度──人生在世是做人,不是做事〉,概括就是生命正能量的故事。

今年二月,馬雲宣布於本港斥資十億港元成立「香港青年企業家基金」鼓勵年青人創業,很老套的一句「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希望有志創業的年青人能夠把握機會贏在終點前。這本書對「贏在起跑線」的一群或者比較沒趣,但如果不想「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前」,可以嘗試放下港式批判心態,閱讀《馬雲給年輕人的12堂求生課》應該會有一點啟發。


「許多年輕人都覺得很迷惘、很徬徨。我也曾經徬徨,投過三十多封履歷都沒有企業錄取。

但如果沒有經過這三十幾年的徬徨,就沒有今天的馬雲。

年輕人,也許你父母看不上你,你老闆看不上你,但你要學會欣賞自己。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但後天會很美好。

可是大部份人都死在明天晚上,他不可能看到後天的太陽。

所以你要不斷改變自己,讓自己今天活得好、活得強,才能看到後天的太陽。

改變世界其實很難,但改變自己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馬雲

2015年3月11日 星期三

溝通正能量

書名:溝通正能量
作者:楊大偉
出版:皇冠出版社
年份:2015年

如果用體無完膚形容佔領後的社會撕裂情況應該不會太過份。甚麼時候開始本土潮流就是動輒惡言相向,武力動粗搞對抗?不懂得溝通的所謂民主,其實可以好恐怖。佔領、光復、抗爭等等新聞看得有點厭倦,對於以為偏激就等如熱血的人,到底是「溝通」的概念太高深?還是自我中心的思想太膚淺?面對今日社會的分化,或者應該想想溝通方法。

在今日時勢出書講溝通,究竟有幾多人睇得明?又有幾多人仲有興趣睇?真係唔敢樂觀,又唔想悲觀。不過楊大偉這本《溝通正能量》出版一個月後即再版加印第二版,看來不少讀者對「溝通」的話題仍然有興趣。以對話溝通解決問題的關鍵,應該是在乎雙方內心的「正能量」指數是否足夠。因負面情緒出現的吵吵鬧鬧鬥爭衝擊,對解決問題從來都沒幫助,相信沒錯吧。

如果對《溝通正能量》感興趣,不妨看看一年前筆者關於作者背景及《工作正能量》的分享。兩本書出版相距一年,內容由職場擴展至日常生活,新作無論當是續集或前傳,都沒太大分別,重點都是集中在「正能量」的溝通技巧。

無論職場、情場或人生的道場,致勝之道不外乎溝通之道,如果唔識正確溝通方法,做人做事何止事倍功半,隨時搞到神憎鬼厭、天怒人怨,最後損失都係自己。當然,最後亦可以把所有問題歸咎於其他人的錯,但人際關係只會越來越惡劣。作者在《工作正能量》曾說「大家有沒有發覺,我們這個城市,好像充斥著愈來愈多無品的『臭四』?」惡劣溝通技巧的後果可以好嚴重。

如果以為自我中心即係我行我素好似好型,一句「我做人係咁喎」就等如真性情,說穿了其實不外乎自卑、自私,因缺乏溝通的自信而出現社交障礙。不正視自閉問題嚴重性,隨時會惡化成為社交焦慮症或社交恐懼症等精神問題,然後繼續把所有問題再次歸咎於其他人的錯、社會的錯。但付出的代價可能是你的事業、家庭,甚至一生幸福,唔正視溝通技巧的後果可以好嚴重。

作者楊大偉喜歡引用佛學意念道出生活理念,在《溝通正能量》的序言中指出活得快樂的心得,是應該從佛學所言「身口意」三方面著手,而其中「口」是在「身」和「意」的中間,正好說明溝通是連接我們行為和思維的軸心。

如何讓「身口意」三方面充滿正能量,作者以四大章節分題闡釋:「慈、悲、喜、捨」。概念就是引導讀者禪修思考:「慈」就是如何以慈愛關懷眾生;「悲」就是以同情心憐憫他人悲苦;「喜」就是真誠地為他人的喜悅感到歡喜;「捨」就是捨棄自我中心的偏見傲慢。

在《溝通正能量》的書末結語〈啟動正能量〉指出,《時代雜誌》(TIME)曾經以〈禪修的科學〉(The Science of Meditation)為封面故事,探討從科學角度解釋禪修對人的身心所帶來的正面影響。禪修已經成為世界不少企業的培訓項目,資訊科技企業Google就以禪修基礎創辦了「搜尋內在自我」(Search Inside Yourself)培訓課程,為員工正能量創意增值。

啟動溝通正能量應該從內心開始,港式批判投訴風氣,只會令這個城市越來越多無品「臭四」搞到烏煙瘴氣。其實溝通的正能量並不複雜,日常生活思維只要多一點「同理心」,世界已經可以變得不一樣。

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超譯佛經

書名:超譯佛經
作者:小池龍之介
出版:漫遊者文化
年份:2014年

覺得「超譯」系列應該也是一種「二次創作」。讀者看過上一本《超譯尼采》通常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認為書中的尼采根本不是印象中尼采,會有一點失望或中伏感覺。另一種是認為文章詮釋了框框以外的尼采,擴展了哲人思想空間,這可能更貼近哲學本質。所謂「超譯」意思應該就是指超乎尋常的詮釋演繹。

閱讀基本邏輯要清楚對主題認識多少,先會明白自己睇緊乜,做緊乜。生活在「為發聲而發聲;為對抗而對抗」的年代,部份人對邏輯好像越來越陌生。有時間不妨看看這「超譯」系列,即使最後發現原來對主題一無所知,其實已經是探索的開始,也不錯。

若果以為宗教就是保守無知的教條主義,哲學就是自相矛盾的混亂思維,如果因為相信不相信的前設而思想止步,那會否也是保守無知的自相矛盾?這會否是不少「智者」的寫照?

畢竟宗教哲學空間可說了無邊際,縱橫歷史數千年,跨越地域文化無疆界,宏觀這無形無限的思想空間格局,除了冷靜學養,廣闊胸襟,更要有思考的勇氣。在以為偏激就是熱血,只會以衝擊為抗爭的一代,思考角度其實狹窄得可憐,於是衝擊之後又是衝擊,生活好像就只懂得破壞社會秩序以肯定自己存在價值,其實都幾可悲。會否是不少「本土」寫照?在叫嚷光復口號搗亂之前,最需要光復的地方,其實就是自己內心世界。

有興趣可考慮看看前人智慧的文字,或者可以看到一點亮光。

從來相信「讀十本爛書,不如把一本好書讀十次」的道理。早前反覆讀了《超譯佛經》一書,封面標題是「佛陀教你鍛鍊心靈自由的190個練習」,簡單的內容說明簡單的生活,原來可以並不簡單。

最近減少了上網時間,也謝絕了不少應酬。安靜學習簡單的「放下」生活,感受「超譯」體驗,生活其實也可以有超乎尋常的詮釋演繹,只在乎是否有鍛鍊心靈的意志。

相傳日本佛教是始於公元六世紀,從中國經朝鮮傳入,其後受本土文化及民族特性的影響,發展出不同宗派及具有日本特色的教義。例如在中國已經失傳的佛教宗派如「真言宗」及「三論宗」等,在日本反而得到傳承,成為了現在的日本佛教。

作者小池龍之介是日本著名青年僧侶,1978年出生於日本山口縣,畢業於東京大學教養學系,現任「月讀寺」(位於東京世田谷區)及「正現寺」(位於山口縣)住持。2003年成立「家出空間」佛學網站(http://iede.cc),方便信眾交流佛學心得,當年可說是別具心思的創意。

小池龍之介日常修行之餘亦著書立說,從出世的角度看入世的生活/心態,分享俗世禪修的心得,如何在混亂破碎的生活環境也可以享受平靜心靈,安穩生活。近年他的著作包括《不思考的練習》、《無我境界的人際關係》、《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不為難自己的練習》、《不要生氣》、《超譯佛陀》等等。

這本《超譯佛陀》分為十二部分,包括在面對如何能夠不生氣、不比較等等經常遇到的難題下,啟發讀者在情緒低落,思緒混亂時,怎樣以舒緩心結的思考方式反思自己、觀察內心世界,找尋出路。作者以簡單的文字分享傳統智慧,希望讀者可以找到實在而平安的心靈啟悟。

怨恨令人盲目偏激,憤怒的內心從來都是失敗的開始,結果也只會是失敗告終。在充斥負能量的環境,看《超譯佛陀》應該可以得到一點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