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8日 星期四

一本讀懂中國文學史

書名:一本讀懂中國文學史
作者:潘步釗
出版:三聯書店
年份:2013年

政改前夕端午之時讀屈原《離騷》應節:「汨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古往今來日子原來都一樣的過。文人千年如一日的情懷,就是中國文學的精髓。

中國人或香港人的身分迷思是中港文化認同的差異,還是所謂「本土」因為對中國文化誤解而出現的困局,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缺乏對中國文化歷史的認識,可能就是被遺忘的關鍵。

約二百頁的《一本讀懂中國文學史》概括了中國二千年的文學歷史,以歷史中流傳的文學,展現文學中映照的歷史,文筆流暢沒有一般說教的艱澀沉悶。書中引述都是具代表性的經典文學作品,有興趣認識中國歷代詩、詞、歌、賦、散文、小說、戲曲等等,讀《一本讀懂中國文學史》可了解中國文學脈絡,值得推薦。

全書內容以時間順序編排,從先秦韻文《詩經》、《楚辭》到清代小說《紅樓夢》、戲曲《帝水花》,作者以朝代為段落間隔,述說中國文學發展背景,讓讀者沿文學之路走過歷史風景,趣味盎然。

作者在「前言」道出本書緣起:「我希望這本小書能幫助文學的入門者,特別是高中學生認識很基本的中國文學史。近年推動文學和語文課程改革,社會變化,學生似乎愈行愈遠,學校的資源角力和生態變異,讓文學課程在許多掌聲中,變得落拓顛簸。文學之謂史,令學生、初接觸文學的人視作畏途,我一直在想能寫一本輕裝的文學小史,令本來不了解文學的人讀後,對中國古典文學發展有基本掌握,而這──幾乎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全部意圖。」

作者所言的輕裝文學小史,或者就是我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香港動輒以文化城市自居,但本地文化質素又是甚麼光景,讀《一本讀懂中國文學史》或者會有一點溯本清源的啟示。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歷史學家的技藝與貢獻

書名:歷史學家的技藝與貢獻
作者:利科(Paul Ricoeur)
出版:牛津大學出版社
年份:1994年

如果時光隧道是相對論的推算,重整歷史也就是語言哲學的類比。今日重讀《歷史學家的技藝與貢獻》可以感受文字遊戲的規則,可以君子也可以流氓。

看不明白歷史學家的潛台詞,只好走到街上喧鬧,算是給廉價良知的一點安慰。如果這種悲劇的哀愁感染了社會,創傷比瘟疫更可怕。

在《歷史學家的技藝與貢獻》內,記載了法國現象學哲學家利科(Paul Ricoeur)在Zaharoff Lectures講座影響深遠的演講稿。作者以歷史學年鑑學派為背景,配合社會學的哲學論調,探討當代歷史學最重視的課題──認識論和方法論。

在本書〈展望:歷史學的理性和事件的命運〉文章內,作者引用了歷史學家保羅‧韋納(Paul Veyne)七十年代著作《清點區別的清單》中一段關於處理歷史學與社會學格義之間的區別問題,說明歷史的意義,今日重讀別具參考價值。

韋納分析展現歷史的技巧,可以是基於事件概念化與個別化之間的關係對比。「人們不需要概念就能撰寫描叙述史,因為人們能相當出色地使事件概念化,但這種叙述史與事件史不完全是一碼事」。關於這種概念配置的技巧,作者以另一段引文闡述。

「韋納告訴我們,以這種方式予以相對化的個體,不是由該個體在時空中的地位確定的:『歷史學不研究時間上的人,而研究歸納為各種概念的關於人的素材』;『歷史事實可以個別化,而無須放回到時空復合體中』。事實上,修正僅僅是中止個別化過程的最後形式;修正并無時間內涵──它不是『此時此刻』。假如我們止於這個反應,我們就會『丟棄連續的叙述』。歷史學與社會學的唯一不同是感興趣的對象:社會學家對規則感興趣,而歷史學家對例證和區別感興趣。」

作者在本書另一篇章〈保羅‧韋納與修史〉內解構了韋納在七十年代的另一本著作《怎樣寫歷史:方法論》,重點就是探討重整歷史的問題。今日讀《歷史學家的技藝與貢獻》(The Contribution of French Historiography to the Theory of History)可以讓讀者思考歷史事件在時間線上的立體向度,為各樣歷史上所謂「平反」的意義平反。

如果以為今日看到的片面就是歷史的全面,會否太過膚淺是值得反思。當歷史成為政治本錢,成為政客的生財工具,只反映了大部分人對歷史本體的無知,或者歷史在今日的社會意識形態這淌渾水已經沒有歷史意義,只是一種發洩不滿情緒的藉口吧。